什么是外耳炎
外耳炎是指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外耳炎、慢性外耳炎、真菌性外耳炎等类型。外耳炎可能与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潮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外耳炎的常见原因,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耳道红肿、疼痛加剧、黄色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同时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2、真菌感染
真菌性外耳炎主要由曲霉菌、念珠菌等引起,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包括耳道瘙痒、白色絮状分泌物、耳闷感等。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掏耳刺激。
3、耳道损伤
不当掏耳、异物划伤等导致耳道皮肤破损,易引发炎症。表现为局部刺痛、渗液或出血。需停止掏耳行为,遵医嘱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进行耳道冲洗处理。
4、过敏反应
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物质接触耳道可能诱发过敏性外耳炎,伴随剧烈瘙痒、皮肤脱屑。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
5、耳道潮湿
游泳或洗浴后耳道积水未及时清除,潮湿环境利于病原体繁殖。典型症状为耳道胀痛、渗液。建议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或遵医嘱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收敛消炎。
预防外耳炎需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及时擦干耳道水分。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中耳炎。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耳道问题。
相关推荐
03:18
02:07
01:4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外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 2 什么是外耳炎
- 3 外耳炎应该怎么办
- 4 外耳炎可以自愈吗
- 5 外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 6 急性外耳炎怎么引起的
- 7 外耳炎的原因
- 8 外耳炎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