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直肠脱垂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9-11-0854787次浏览

儿童直肠脱垂是经常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一旦出现之后对于儿童的身体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患病之后就会出现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于肛门外,在儿童解便时,可见粉红色直肠黏膜环状脱出于肛门外,一般将其清洗后,需及时使其回纳至直肠内,不可一直在外,否则卡住后易引起缺血、坏死。

做了妈妈之后孩子的健康是最为关键的,必须确保孩子的健康才可以。但是有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儿童直肠脱垂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对于孩子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必须及时进行治疗才可以。那么现在就来看看儿童直肠脱垂怎么处理?
  一、儿童直肠脱垂怎么处理
  1、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于肛门外,在生活条件不好时较常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疾病逐渐减少,但偶尔也会发生此种情况。若发生直肠脱垂,儿童解便时,可见粉红色直肠黏膜环状脱出于肛门外,一般将其清洗后,需及时使其回纳至直肠内,不可一直在外,否则卡住后易引起缺血、坏死。
  2、因儿童有生长的过程,所以发生直肠脱垂,若并非较严重,可以观察,加强儿童的营养,使其通过自身的恢复来逐渐缓解。若成年后情况继续存在,则需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二、直肠脱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直肠脱垂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发育不良或者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另外,如果患者的肛门直肠周围神经或肌肉发生过损伤,就会影响到其对直肠的支持,进而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对于患有腹泻、便秘以及慢性咳嗽的患者朋友来说,如果不尽早进行治疗,就会导致腹压增高,进而造成直肠脱垂。
  2、直肠息肉以及内痔经常发生脱出,就会向下牵拉直肠粘膜,最后诱发直肠脱垂。儿童出现直肠脱垂一般是由于骶骨弯曲比较小,或者是过于直所造成的。另外,老年人身体虚弱,也容易患此疾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大多体虚,而体虚也可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
  3、中气不足也可导致直肠脱垂的发生,中气不足是因为脾胃运化失职所造成的,而此病症发生以后,患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内脏下垂感,如果情况严重,下垂程度也会更加严重,若长期不愈,就会诱发直肠脱垂,因此,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朋友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不要拖延,避免久拖不治伤害了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直肠脱垂手术有风险吗
手术治疗直肠脱垂通常来说效果会比较好,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的手术风险主要包括出血、感染、术后复发、术后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等几方面,不过正规治疗和科学护理会降低手术风险,促进身体更好康复。
如何预防直肠脱垂
预防直肠脱垂是需要从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来做起的,需要远离刺激性的食物,还需要注意多喝水,吃一些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规律,还可以走提肛运动,热水坐浴,这样可以预防直肠脱垂的出现。如果患病一定要及早的做治疗。
直肠脱垂有什么症状
患有直肠脱垂疾病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直肠脱出,病情较轻时可以自行复位,病情严重时脱出后很难复位。另外,还会有直肠嵌顿、肠功能失调、肛门坠痛、肛门功能不良、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宝宝直肠脱垂怎么治
宝宝直肠脱垂的时候是需要及早去医院的,不可以擅自给宝宝采取应对措施,建议平时注意宝宝的肛门处卫生,不要太早的把尿,不可以给宝宝吃太油腻的食物,如果不严重,可以在清洗以后给宝宝回纳到直肠当中,如果还存在这样的状况,还需要手术的。
01:53
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
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层以及直肠基层、直肠全层还有部分的乙状结肠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脱出肛门外的脱出物成一种圆锥状的表现,直肠脱垂的发生和患者局部的直肠周围的肛提肌、韧带组织结构比较薄弱,可能是有一定的关系。以前直肠脱垂相对是比较多的,因为以前患者重体力劳动相对多,干重活以后病人的腹压腹肌,尤其腹压会增高,会反复刺激直肠周围的固定的组织,就会造成直肠和周围固定组织发生分离造成直肠脱垂,其次直肠周围的固定结构比较薄弱是它的一个内在发生的因素,这个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跟患者先天的直肠、乙状结肠固定结构比较薄弱也有一定的关系。
直肠脱垂的早期症状
当刚刚出现直肠脱垂疾病的时候,患者会有直肠脱出,肛门潮湿,肛门坠胀,肛门出血等症状出现,如果自己出现了这些异常表现时,就要引起注意,并且及时治疗。想要预防这种疾病,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为身体补充水分,勤锻炼身体,还要防止便秘的出现,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经常做提肛运动等。
直肠脱垂不能吃什么
直肠脱垂患者,建议饮食中要避免过食生冷和油腻的食物,饮食上刺激性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因为饮食生冷,很多病人脾胃虚寒,会加重腹泻或者排便次数,而过多的排便刺激会加重直肠脱垂。另外,饮食上建议病人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所以要更多的重视气亏方面的问题,因为中医讲中气亏虚,固摄功能不足,所以要多增加中气,饮食上建议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薏仁,可以多熬粥喝,对于直肠脱垂的病人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5

2018-09-21

66691次收听

直肠脱垂手术后的护理
直肠脱垂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建议病人延缓排便时间,直肠脱垂术三天之后再排便,对于局部药物的吸收、局部的固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建议大便不要过于干燥,尽量让大便松软,建议病人饮食上要清淡,减少饮食,这样大便量少,刺激少,避免大便一天3到4次或者多次大便,所以能保证一天一次比较润滑的大便,保证大便通畅对于术后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建议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不要太长,适当的运动,适当做肛门的功能锻炼都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术后局部的清洁、清洗也非常重要,直肠里也可以给患者采用消炎的药物灌肠,对于局部的炎症消退,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21

53034次收听

直肠脱垂的危害
直肠脱垂确实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因为每天大便的时候,患者都出现直肠黏膜的脱出,尤其重度患者脱出非常严重,生活非常不方便,同时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肛门周围潮湿,经常出现瘙痒不适的症状,而且括约功能出现失调,如果肛门的括约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会出现大便的不全失禁,患者如果出现稀便,就会出现大便不自主的流出,给患者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痛苦,痔疮脱出也会出现局部发炎,严重时会出现嵌顿,痛苦非常大,所以直肠脱垂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很大。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21

50517次收听

01:35
直肠脱垂自己能好吗
除小孩继续发育生长,有自己痊愈的可能性之外,绝大多数成年人的直肠脱垂,不太可能自己痊愈,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来矫正。如果是婴幼儿的直肠脱垂,可能是排便习惯不好、大便干燥引起,会出现轻微的直肠脱垂现象,会有粘膜少量地脱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也会逐渐增强,有些小孩的直肠脱垂慢慢就会自愈。但是,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有直肠脱垂的症状出现,直肠粘膜脱出比较大,或者脱出的越来越长,在这种情况下,直肠脱垂自愈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尤其是先天具有发育不良的患者,或者是老年人,一般直肠脱垂不会自愈,必须要经过医生治疗,或者手术干预,才能达到直肠脱垂治愈的效果。
01:59
直肠脱垂与内痔脱出的区别
直肠脱垂与内痔脱出最大的区别是:直肠脱垂是黏膜翻出,内痔脱出是内痔翻出,两个的的区别很明显。一般内痔翻出会有糜烂面,而且会有出血,部分患者可能缩不回去。直肠脱垂一般都是光面,因为韧带松,不会因为粘膜溃烂,粘膜充血,可以自由伸缩。
直肠脱垂常见的症状
直肠脱垂是排便或者下蹲用力时,会有组织从肛门里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在正常平躺或休息时,会自行收缩。有时它会凸出很长,大约有10公分,15公分。甚至会脱30公分。脱出的组织是鲜红的,就像炮弹一样。
语音时长 01:01

2018-06-13

58620次收听

直肠脱垂与内痔脱出的不同
直肠脱垂与内痔脱出最大的区别是:直肠脱垂是黏膜翻出,内痔脱出是内痔翻出,两个的的区别很明显。一般内痔翻出会有糜烂面,而且会有出血,部分患者可能缩不回去。直肠脱垂一般都是光面,因为韧带松,不会因为粘膜溃烂,粘膜充血,可以自由伸缩。
语音时长 01:12

2018-06-13

57196次收听

01:50
直肠脱垂的起因
直肠脱垂是因为小孩发育还没完全成熟,比如肛门周围有一些肌肉,有些纤维组织,尤其是尾骨,都没有发育成熟。尾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弯曲的结构,它可以对直肠有一个很好的撑托作用。如果尾骨是直的,就没有直肠的撑托作用了,长期就会造成这个脱肛的出现。
01:28
直肠脱垂会自己好吗
小儿脱肛调理得当,饮食上调理大便不干燥了,小孩的排便习惯正常,不要蹲的时间很长。大便的时候不要用力使劲排便,在这样的基础调理以后,再辅助一些药物,像吃一些中医药品补中益气丸。如果这样调理的话,有一部分脱肛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