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痉挛怎么办
中暑痉挛可通过脱离高温环境、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中暑痉挛通常由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肌肉过度收缩等因素引起。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解开紧身衣物帮助散热,保持平卧体位减少肌肉负担。环境温度降低可减缓汗液流失速度,避免电解质进一步紊乱。
2、补充电解质
口服含钠、钾的电解质溶液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纯水加重低钠血症。可进食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帮助恢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
3、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配合扇风促进蒸发散热。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直接降温,以免引发寒战加重能量消耗。体温降至38℃以下时停止降温措施。
4、药物治疗
痉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肌肉抽搐,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减轻疼痛。存在低钠血症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避免自行使用利尿剂。
5、就医处理
出现意识模糊、持续抽搐、血压下降时需紧急送医。通过血生化检查评估电解质水平,严重病例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
预防中暑痉挛需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定时补充含盐饮品。劳动者应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穿着透气吸汗衣物。日常饮食注意摄入瘦肉、深色蔬菜等富含镁、钙的食物,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症状时须立即中断活动,必要时提前服用口服补液盐预防发作。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