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检查项目
新生儿败血症检查项目主要有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培养、降钙素原检测、脑脊液检查等。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出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增高。血常规检查操作简单,可以快速获得结果,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迹象。
2、C反应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时水平会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在感染早期就出现升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并监测治疗效果。
3、血培养
血培养是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通过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血培养结果对指导抗生素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迅速,在等待血培养结果期间,医生通常会根据经验先给予抗生素治疗。
4、降钙素原检测
降钙素原是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与C反应蛋白相比,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特异性更高,有助于区分细菌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
5、脑脊液检查
对于疑似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检测其中的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糖含量等指标,并进行细菌培养。脑脊液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查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项目组合。除上述检查外,医生还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尿培养、胸片、超声等辅助检查。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变化。一旦确诊新生儿败血症,应立即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喂养以增强抵抗力。
相关推荐
02:34
02:17
02:10
02:46
02:1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引起的
- 2 新生儿败血症
- 3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 4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 6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样造成的
- 7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
- 8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