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怎样治疗脂溢性角化病

57874次浏览

中医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可采用内服中药、外用方剂、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及情志调节等方式。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与气血失调、湿热蕴结或肝肾不足有关。

1、内服中药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气血瘀滞型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含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药材;湿热型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黄芩等清热利湿成分;肝肾阴虚者常用六味地黄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2、外用方剂

局部可涂抹五妙水仙膏、黄连膏等传统外用制剂,含黄柏、苦参等成分具有消炎祛腐作用。新鲜疣体可用鸦胆子油点涂,但需避开正常皮肤。外治前需清洁患处,过敏体质者应先行小范围试用。

3、针灸疗法

选取血海、足三里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局部围刺可改善气血循环。对于多发皮损可采用火针点灼,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针灸治疗需坚持10-15次为一疗程,期间注意防止感染。

4、饮食调理

日常应少食辛辣油腻,推荐薏苡仁粥、绿豆汤等健脾利湿膳食。可适量食用山楂、木耳等活血化瘀食材,避免羊肉、韭菜等发物。合并湿热证候者可用茵陈代茶饮辅助调理。

5、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加重气血瘀滞,建议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疏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焦虑紧张。对于因皮损影响心理状态者,可配合耳穴压豆等安神疗法。

中医治疗需坚持3个月以上观察疗效,治疗期间避免搔抓皮损。若出现皮损快速增长、破溃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平时注意防晒,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涤,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建议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配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相关推荐

保鲜身体防氧化
保鲜身体防氧化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实现。抗氧化有助于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病风险,核心措施包括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减少氧化应激源、增强自身抗氧化能力等。
背上长肉疙瘩是什么原因
背上长肉疙瘩临床上较多见的是单发型皮赘或老年疣,皮赘又称为软纤维瘤,常常与皮肤老化有关,老年疣也称为脂溢性角化,也是皮肤老化的一种皮肤表现。皮赘是一种有蒂的稀疏纤维良性肿瘤,多数患者与皮肤老化有关,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更年期以及妊娠期女性多见,临床上分为单发及多发两种类型,后者多见。多发型主要位于颈、腋窝,为比较多的仅1至2mm长、2mm宽的凸起物,有蒂或无蒂,质软,表面有沟纹。单发型主要位于躯干,也可以见于腋部以及大腿单个损害,质软,有蒂,呈息肉状凸起或呈小袋状,比多发型大,约1cm直径大小。本病是一个良性肿物,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用弯剪去其蒂,也可以用电灼、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去除。老年疣属于脂溢性角化症,多发生于老年人,30岁以上开始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损害明显增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皮肤损害好发于头、面、颈项以及前胸和后背,也可以见于前臂及手背,皮损为暗灰色或淡黄色的斑或斑丘疹,逐渐变成乌黄色或淡褐色的斑块或扁平的斑丘疹,个别的老年斑或老年疣可以长得很大,颜色很深,类似黑素瘤。脂溢性角化症是老年人患有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良性经过,属于一种老年体征,与日光照射有关,不影响健康,不会恶变或转移。
语音时长 02:26

2021-11-05

78595次收听

脂溢性角化病有哪些表现
脂溢性角化病的表现,首先,最明显的就是皮肤损害,主要是面部;其次就是会引起一些褐色或黑色的丘疹等等发生。
脂溢性角化病会癌变吗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典型的中老年人皮肤科的常见病,又被叫做老年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瘤,属于表皮性肿瘤,多发生为良性,主要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以及乳头瘤样增生为特点。脂溢性角化病是良性肿瘤,发展病程缓慢,通常不会发生癌变。
脂溢性角化如何治疗
脂溢性角化通常无需特殊的医治,因为这是正常的身体变老的变现。如果觉得影响了美观,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或者是液氮冷冻等等。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若是这种肿瘤发生癌前病变,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将其切除,后续如何医治,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日光照射。
头皮黑色素斑块有危害吗
发生在头皮上的黑色素斑块,有可能是呈褐色的斑丘疹,又称为脂溢性角化。这些黑色素斑块是临场上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也有可能是其他色素痣,如需确定该皮损是否有害,需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