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宝宝手足口病
预防宝宝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避免接触、增强免疫、及时隔离等方式实现。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接种疫苗
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该疫苗可针对性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例,建议在宝宝6月龄至5岁期间完成两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2、注意卫生
家长需帮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20秒以上。定期对玩具、餐具等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奶瓶奶嘴需每日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先更换衣物、洗手再接触宝宝,避免将外界病原带入。
3、避免接触
流行季节减少带宝宝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游乐场、早教中心等。避免与发热、出疹患儿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建议暂停入园1-2周。
4、增强免疫
保证宝宝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每天10-12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需避免烈日暴晒或过度疲劳。
5、及时隔离
宝宝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将其与其他儿童隔离,并对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病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再恢复集体生活。
日常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宝宝的衣物、床单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流行季节可每周用紫外线灯对房间消毒1次,注意消毒时人员须离开现场。若宝宝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辅助预防,但不可替代疫苗和基础防护措施。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手足口病是怎样造成的
- 2 什么是手足口病?
- 3 什么是手足口病
- 4 手足口病严重吗
- 5 手足口病的特点
- 6 手足口病怎么造成的
- 7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 8 手足口病是如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