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附睾炎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肾虚寒凝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五种证型,需结合具体证型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肾散寒、健脾祛湿或滋补肝肾等治法。
1、湿热下注证
表现为阴囊坠胀灼痛,附睾肿硬触痛,舌红苔黄腻。常用八正散加减,含车前子、瞿麦等成分的癃清片可清热通淋,或选用含黄柏、苍术的二妙丸。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气滞血瘀证
症见附睾结节刺痛,痛处固定,舌暗紫。血府逐瘀汤加减为主方,含丹参、赤芍的丹七片可活血化瘀,元胡止痛片缓解局部疼痛。配合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肾虚寒凝证
特征为阴囊冷痛坠胀,遇寒加重,腰膝酸软。右归丸合阳和汤加减,含肉桂、附子的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龟鹿补肾丸改善肾虚症状。注意防寒保暖。
4、脾虚湿困证
见阴囊湿冷肿胀,乏力纳差,舌胖有齿痕。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含茯苓、白术的参苓健脾胃颗粒健脾化湿,香砂六君丸调理脾胃功能。限制生冷饮食摄入。
5、肝肾阴虚证
表现为附睾隐痛伴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知柏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含熟地黄、山茱萸的杞菊地黄丸滋阴降火,左归丸滋补肝肾阴精。避免熬夜耗伤阴液。
慢性附睾炎患者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压迫,穿宽松棉质内裤。饮食宜清淡,湿热证忌食辛辣刺激,寒凝证适当食用生姜、羊肉等温补食材。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充血。治疗期间禁房事,定期复查超声观察附睾形态变化。若出现急性肿痛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