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规方法主要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保护黏膜屏障、调整生活方式及必要时手术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是首选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过阻断胃壁细胞氢钾ATP酶减少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可作为替代选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疗程通常需4-8周,严重者需维持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2、促进胃肠动力
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动力药可加速胃排空,减少食管暴露时间。这类药物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或刺激5-HT4受体发挥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腹痛、腹泻。与抑酸药联用效果更佳,但需避免与抗胆碱药同服。妊娠期及胃肠道出血患者禁用。
3、保护黏膜屏障
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可在食管表面形成保护膜,中和胃酸并吸附胆汁。这类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建议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长期使用需注意铝剂蓄积风险,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与抑酸药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服用。
4、调整生活方式
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睡前进食3小时。减少高脂、辛辣、酸性食物摄入,戒烟限酒。肥胖者需减重,避免紧身衣物。这些措施可降低腹压,减少反流频率。建议记录饮食日记以识别诱发因素,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改善症状。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合并食管裂孔疝或Barrett食管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该手术通过重建贲门抗反流屏障,有效率可达85%-90%。术后需短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腹胀等并发症,多数3个月内缓解。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5-6次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保持直立位1小时,避免弯腰或剧烈运动。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可减少夜间反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有助于黏膜修复,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西蓝花等维持肠道功能。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疗效,出现吞咽疼痛、呕血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因精神压力可能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