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怎样的

59812次浏览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一般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会持续2~4周,甚至更长;病情要比生理性黄疸更严重,而且病情发展非常快,治疗不及时会诱发智力低下、抽搐等并发症;病理性黄疸还容易反复发作。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一般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正确的喂养,合理的护理,就可以平稳度过黄疸期;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应用光疗、换血疗法,再加上药物辅助治疗等度过黄疸期,所以要注意鉴别这两类黄疸,那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1、出现时间早
  大多数宝宝会在出生两到三天的时候,出现皮肤、巩膜发黄的症状,这是生理性黄疸。如果发现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就有皮肤、巩膜发黄的症状,就要警惕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也是鉴别病理性黄疸的常用方法。
  2、持续时间长
  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大概两周内就可以消退。病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及时积极治疗,黄疸持续的时间也会超过两周,比如足月儿黄疸持续的时间在两周以上,如果是早产儿,黄疸的持续时间会超过4周;治疗不及时,当黄疸加重,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3、病情严重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与生理性黄疸相比,病情要严重许多,不但全身的皮肤呈金黄色、橘黄色,而且手心、足底的黄疸症状也非常明显。如果胆红素明显升高时,还会伴随着体温异常、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精神差、嗜睡、吮吸反射弱、拒吃奶、贫血、大小便颜色异常等。
  4、病情发展快
  病理性黄疸病情进展要比生理性黄疸快得多,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后,第2天就会看到皮肤发黄的症状会加深很多,而且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上升比较快。此时必须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抽搐、听觉障碍等并发症。
  5、容易反复发作
  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比如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吃母乳后,黄疸症状会加重,停止母乳48消失后,黄疸会减轻或者消失。去除诱因,才能让黄疸恢复正常,否则就可能会导致黄疸反复发作。

相关推荐

治疗新生儿黄疸最有效的药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主要有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片、白蛋白注射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黄疸类型和程度选择使用。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药物干预主要针对病理性黄疸或特定高危情况。
新生儿黄疸偏高会不会发生抽搐
胆红素脑病也叫核黄疸,是24小时内进展较快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如下:第一期嗜睡、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及呕吐,持续12小时-24小时。第二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呼吸的暂停持续12小时-48小时左右。第三期吃奶和反应稍微好转,抽搐的次数减少,角弓反张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持续两周左右。第四期是胆红素脑病的后遗症,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齿发育不良。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85937次收听

01:51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发烧吗
新生儿黄疸肯定不会引起发烧。黄疸产生的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或者是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或者是排出黄疸的道路受到了阻碍,还有一种原因是发烧感染导致肝脏代谢变差,这个可以伴有发烧。但是大多数产生黄疸的原因肯定是不会有发烧表现的。排出障碍,比如肠道的梗阻,梗阻使大便排出受阻,黄疸通过大便排不出去,也不会引起发烧。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会引起孩子体温的明显的变化。所以当孩子出现体温的变化又有黄疸,那要注意由于新生儿感染所引起的黄疸的可能性。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后会有什么副作用
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持续性低烧的副作用,不过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度。同时可能会因为皮肤受到光照刺激而长出一些红色小皮疹,大便也会变得异常,出现次数增多和大便较稀的反应。另外,还可能会引起青铜症,对眼睛和睾丸造成损伤。
宝宝为什么会有黄疸
宝宝得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有孕期时准妈妈的原因,也有宝宝自身的原因。孕期时饮食不正确,缺乏营养物质,生活习惯不规律都容易导致胎儿患有黄疸。另外胆汁排泄有障碍,红细胞破坏太多等情况也会增加宝宝患黄疸的几率。
新生儿黄疸17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数值17可以说比较严重,因为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两种情况,因此需要先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在确定是否属于病理性黄疸后,及时查明致病原因在积极采取针对病症的疗法予以治疗。
新生儿黄疸可治愈吗
新生儿黄疸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由于新生儿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所以所患黄疸的轻重程度与类型也有所不同,家长应当在进行详细检查后对照其病症积极治疗、耐心的护理,才能确保其更早被治愈。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以皮肤黏膜发黄为主要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因为诱因出现嗜睡、尖叫、抽搐等系统性症状。到7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黄疸,主要跟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胆红素代谢能力差有关。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临床问题,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和其他器官黄染,可以表现为巩膜黄染、颜面、躯干、四肢甚至手心、足心,出现不同程度黄染。轻到中度黄疸仅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黄疸程度比较重,会导致胆红素脑病,也是核黄疸。孩子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尖叫、抽搐、角弓反张等。出现胆红素脑病情况,往往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在病情初期已经出现死亡。伴随黄疸的其他症状跟原因有关,如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败血症引起黄疸、发烧、体温不升、反应差、不吃不动、腹胀呕吐等;胆道闭锁引起黄疸、大便发白;其他遗传代谢病引起黄疸、转氨酶异常增高等。新生儿黄疸除有皮肤黏膜发黄外,还会因其病因出现其他症状。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26

56186次收听

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病理性黄疸面部、躯干部之外,还累及四肢肌,伴有并发症等症状。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或者是波及到躯干、巩膜也有黄染,2到3天后消退,至5到6日皮肤恢复正常,重者颜色比较深,但皮肤红晕,黄里透红,但黄疸的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不超肘部和脐部。新生儿实体性黄疸,状况比较好,没有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是正常的,也不发生核黄疸。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若延迟1到2天出现,黄疸的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以超过2到4周。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比较早,生后的24小时内出现,程度比较重足月儿大于12.9个毫克每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每分升,除了面部、躯干部之外,还可以累积四肢肌,手足心均可有黄染,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个毫克每分升,持续时间长,或者是退而腹泻。黄疸的颜色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橘黄色或者是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主要呈暗绿色或者是荧黄,病理性黄疸伴有并发症,像溶血性黄疸多半患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有水肿。有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有发烧,感染中毒症状。如果梗阻性黄疸,出现有肝肿大、大便的颜色发白、尿色比较黄,还有全身的症状。重症黄疸发生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进而出现容易激惹、高声的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核黄疸的表现。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1

65267次收听

02:17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足量阳光照射;注意饮食;尽早哺乳可以有;夫妻双方要定期检测;要注意清洁卫生。具体情况如下:1、保证新生儿每天有充足的阳光照射。2、肌肉PD缺乏的高发地区的孕妇,要进食一些蚕豆这些相关饮食。3、新生儿出生之后半小时要开奶,尽早哺乳并且坚持母乳喂养,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因为妈妈的初乳是营养最丰富的,可以促进宝宝的排便,可以促进体内胆红素尽快的排出。4、如果曾经有肝炎病史,或者曾经有出生过病理性黄疸的婴儿,这些孕妇产前都要进行测定血中的一些抗体以及监测血中抗体动态变化,夫妻双方血型不合的话,要定期行有关的血清学检测,包括羊水的检测。5、要注意皮肤、脐部以及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导致的新生儿黄疸。
02:53
新生儿黄疸指标
新生儿黄疸指标,要从出生时间和临床表现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出生时间正常指标:新生儿出生后,3-5天黄疸值5-7毫克每分升;随着孩子成长,在9-11或7-11天左右,黄疸数值达到高峰,但不超过12毫克每分升;新生儿14天后,黄疸数值逐渐下降,正常情况会降到5毫克每分升左右。临床表现异常状况:新生儿出生一天,黄疸数值达到8或9,这是比较严重的黄疸情况。如果新生儿第一天黄疸值较低,但增长迅速,在一天内增加5-8毫克,即使没有超过高峰值12,也属于病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每小时黄疸数值增加超过零点五以上,同样属于病理状态;如果新生儿14天后黄疸消退,但又重新出现黄疸,或者新生儿因吃母乳引发第二次黄疸,即使数值不高也属于病理性黄疸。总之,新生儿黄疸指标要从出生时间、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结果。
新生儿黄疸如何确诊
新生儿黄疸可以通过症状表现以及血胆红素的测定来确诊。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呈动态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诊断新生儿黄疸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体重、基础疾病、发病原因等等。根据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可以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类。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肉眼可见的皮肤黄染,初步判断胆红素的水平,如头面部的黄染胆红素约为6毫克每分升,处于低危状态。躯干部的黄染胆红素为9毫克每分升,属于中危情况。四肢和手足心的黄染胆红素多超过15毫克每分升,达到高危黄疸的程度。需要去专业医院就诊。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差、拒乳、发热、烦躁不安、惊厥发生等情况,也可以作为判断患儿黄疸程度的参考,但新生儿黄疸的确诊还是需要进行血胆红素的测定。根据出生的胎龄,区分逐月、早产和生后的日龄,有相应的胆红素的黄胆的标志,在对照胆红素的曲线判断是否进行治疗。足月儿的小于12毫克每分升,早产儿小于15毫克每分升,都是属于生理性的黄疸。患儿可以靠多吃奶、多排泄来减轻,在家里观察就可以,但一旦出现手心足心、四肢出现黄疸,要立即去专业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2:09

2019-12-20

58335次收听

02:48
新生儿黄疸需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黄疸需要合理的尽早喂养、多喝水、多晒太阳、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一、合理喂养,尽早喂养,多吃多排,有利于黄疸的消退。二、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三、多晒太阳,日光浴可以帮助新生儿胆红素氧化变性为水溶性物质,通过胆汁或尿液排除,从而减少血中胆红素的累积。还要注意患儿的清洁,感染会加重孩子的黄疸,新生儿的脐部每天要保证消毒,洗澡以后尤其要保持干燥,还有臀部,新生儿排便的次数增多,会出尿布疹,一定要保持臀部的干燥,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02:56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部分患儿可能会遗留下永久持续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锥体外系的损害、感觉性听力的丧失、眼球运动的障碍和牙釉质的发育不良,会造成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极度下降。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的明显升高,进而导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而出现的疾病。新生儿出生以后,多数在第2~3天开始出现黄疸指数的升高,皮肤出现黄染,可以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左右会逐渐的消退,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正常过程。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偏高,超过一定的范围,或者上升速度太快,比如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每分升20毫克,或者是上升速度大于零点五毫克每分升每小时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发黄,而病理性黄疸多伴有原发病的表现形式,由于诱发原因不同,症状表现不一。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皮肤发黄,所以叫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的小孩多半只是皮肤发黄,一般情况都特别好,吃奶、大小便的情况都很正常,只是皮肤发黄,一般是轻微的,最严重也就到中度的黄染。病理性黄疸多伴有原发病的表现形式,如果来源于胆道系统、肝胆系统的疾病,其黄会发暗属于暗黄,此时同时有肝区的异常的体征,这是来源于肝胆系统黄疸的表现;来源于其他的病理性黄疸,比如溶血性黄疸、还有感染性黄疸,这类黄疸,会出现感染的相关症状,溶血性黄疸的症状也比较重,黄疸来的也比较凶险,孩子的全身的黄皮肤黄染,甚至出现巩膜的黄染等都会非常的严重。因此黄疸的症状决定其病因。即症状如果非常重,可能病因是病理性的;如果症状很轻,不合并其他的相关症状,可能黄疸是生理性的。因此通过孩子的黄疸症状,大概能够帮助判断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要严密的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23

5642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