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肠炎能吃冰淇淋吗

发布时间:2020-03-2760545次浏览

急性肠炎能不能吃冰淇淋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过多的进食冰激凌容易使肠道受到刺激,导致急性肠炎的发作,是诱因之一。而且在急性肠炎期间,如果吃冰淇淋还会加重腹泻的症状导致急性肠炎的病情更加严重。

急性肠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患病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饮食的调理工作,不能吃像冰淇淋这样的生冷寒凉的食物的。因为它是引发急性肠炎的原因之一,还会加重急性肠炎的病情。那么,急性肠炎能吃冰淇淋吗?
  1、吃冰淇淋是导致急性肠炎的原因之一
  急性肠炎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其中过度的食用寒凉的食物,比如说冰淇淋、冰糕、冰棍这一类的食物,就会导致急性肠炎的发作。这是因为肠道受到了一些急性寒凉的刺激而导致的一种腹泻的情况。病人出现急性肠炎时,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所以发生急性肠炎的时候,是不能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的,所以冰淇淋以及一些寒性的水果都不要吃。放到冰箱里的时候也不要直接拿出来吃,对好加热以后或者是煮沸以后再吃,避免细菌感染,加重肠炎病情。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水,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比如说温热的小米粥,软软的面条等等。
  2、急性肠炎吃冰淇淋会加重腹泻
  急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腹泻。有些人群腹泻比较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脱水等情况。这时候肠道的菌群失调,影响到了消化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刺激,加重腹泻。如果这时候吃了冰淇淋,那么腹泻的症状就会更加的严重。腹泻加重以后,甚至还会出现休克的反应。因此急性肠炎期间一定不要吃冰淇淋,而是要积极的服用药物来进行调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急性肠炎期间是不能吃冰淇淋的,否则容易加重病情给人们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急性肠炎期间一定要做好食疗的工作,避免这些生冷寒凉的食物。

相关推荐

01:38
肠胃经常咕噜响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肠胃经常咕噜响通常是指胃肠道经常发出肠鸣音,一般是正常现象、情绪波动、饮食问题、胃部着凉、急性肠炎等因素导致。1、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肠管蠕动时通常会产生咕噜响的肠鸣音,一般肠鸣音会有规律出现,每分钟可能会响三到五次。2、情绪波动:如果情绪经常产生波动,容易导致身体各项器官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产生肠鸣音。建议平时通过听歌、冥想、运动等方式平稳情绪。3、饮食问题:如果平时食用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黄豆、土豆、汽水等。容易导致胃肠道受到刺激,从而产生肠鸣音。建议清淡饮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4、胃部着凉:如果胃部着凉容易导致胃肠道受到寒气侵入,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变快,从而产生肠鸣音。建议平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5、急性肠炎:如果患有急性肠炎,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产生肠鸣音。建议遵医嘱使用苦参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平时对身体情况多加关注,如果除了肠鸣音外,还伴随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急性肠炎浑身没力气怎么治疗
如果是急性肠炎,浑身无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急性肠炎主要表现是腹疼、腹泻、发热。出现浑身无力的原因有:发热导致人体的消耗增多,能量减少,没有力气;腹泻导致病人能量丢失,水盐失衡。严重腹泻会出现水和电解质的丢失,表现为低钠、高钾、脱水等等。患者出现电解质的紊乱,疲乏无力。甚至电解质的紊乱影响心脏的正常跳动节律,引起心律失常。还有失水过多导致脱水,患者会明显口干、没有力气、心率加快、感觉心慌,要及时就医。
语音时长 01:20

2021-12-30

50540次收听

03:00
肚子痛该挂什么科
腹痛的原因涉及到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妇科。如果涉及到消化系统,需要去挂普外科或消化内科;如果涉及到妇科,需要去挂妇科;涉及到泌尿系统疾病,需要去挂泌尿科。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疾病,上消化道溃疡,需要去挂消化内科。如果有上消化道溃疡一些相应的并发症,需要去挂普外科。另外,腹部的肿瘤,如肝胆的肿瘤、胰腺的肿瘤、壶腹周围的肿瘤、胃癌和结直肠癌等,都需要去挂普外科。首先判断能不能手术,手术后有可能需要去挂肿瘤内科或者消化内科,去做进一步的辅助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包括妇科炎症、肿瘤都可能引起腹痛,需要去挂妇科。泌尿系统疾病包括泌尿系结石、炎症和肿瘤都可能会引起腹痛,有些伴有腰痛,需要去看泌尿科。
02:55
肠鸣音很大很频繁什么原因
肠鸣音很大,很频繁的原因如下:一、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鸣音也就是肠道蠕动时,气体在肠道内发出的声音,有时肠鸣音会很响亮。二、考虑与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三、如果肠鸣音很大,很频繁,反复发作,最好进一步做肠镜检查,了解肠道的情况,有无肠息肉,或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四、如果肠镜未发现以上器质性病变,则考虑患者是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又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中腹泻型和混合型的患者,容易出现肠鸣音很大,很频繁,大便次数增多,同时患者还会有腹痛的情况。
03:05
发烧过后拉肚子怎么回事
最常见的是急性肠炎,急性肠炎的细菌可能包括沙门氏菌,可能在夏天还有痢疾杆菌等,此时需吃比较广谱的抗生素,再加上口服补液盐,再加上口服液体,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丢失的水分,然后进行治疗。当然,还有另外较少见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其在第一次发作时,特别像细菌性、感染性肠炎,也有可能会出现发烧、腹泻,往往经过针对感染性肠炎治疗了1~2周,患者效果仍然不好。如果是治疗了2周效果不好,建议去找消化科的专科医生会诊,医生会建议做一系列针对炎症性肠病的检查。
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主要区别在于:发病诱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危害性不同。急性肠炎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微生物、理化性因素刺激等诱因所致,而慢性肠炎则是由急性肠炎转变而来;急性肠炎主要以消化道不良症状为主,慢性肠炎则以便秘、腹泻、腹痛为主;急性肠炎危害性较小,而慢性肠炎可诱发其他并发症,危害性较大。
得了急性肠炎怎么治疗
急性肠炎属于消化科疾病,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得了急性肠炎的时候也不要太着急,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加重病情。这时候可以通过多休息,调节好饮食,注意饮食的清淡来进行一般处理治疗。还需要使用药物对症进行治疗,还可以进行抗菌治疗。
急性肠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急性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者受到了病菌的感染引起的。这时候就更加要注意好自己的饮食,比如油炸类的食物和腌制的食物,甜蜜的食物,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都是不能吃的,以免加重病情。
什么是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顾名思义指肠炎起病急、发病快、病情较重。炎症在医学上指红肿热痛,肠道的炎症同样表现为肠道黏膜的充血、水肿,以及一些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急性肠炎普遍常见于细菌感染引起,即患者在抵抗力较低时,又食用了一些不干净、不清洁、没有经过消毒灭菌的食物,这就导致细菌在肠道黏膜繁殖,造成肠道黏膜的破坏,肠道黏膜下血管网的充血、水肿,就会出现急性肠炎的表现。腹痛是急性肠炎常见临床表现,甚至有患者会出现急性的绞痛;然后还有特征性肠道炎症的表现,即腹泻,大便不成形,且次数较多;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可出现黄色稀水样便、大便夹杂黏液、大便夹杂脓血等,以上均是急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语音时长 01:47

2020-03-10

58736次收听

急性肠炎的症状
急性肠炎的症状也就是患有急性肠炎,会有什么样的不舒服体现出来。肠道的炎症肯定与消化有关,并且肠道是大便排出体外最后经过的一个通道,如果这个通道出现了炎症,大便则肯定会有些改变,通常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有的患者表现为稀水样的大便,这是由于大便里的水分因炎症的破坏得不到很好的吸收,于是通过大便一起排出,患者可能一天几次、十几次,甚至是几十次的上厕所。除了大便的改变以外,还有急性炎症的表现,比如发烧,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会出现发烧;发烧以后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腹痛通常是典型的促使患者就医的症状,疼痛的部位一般位于脐周或中下腹的区域。急性肠炎的起病较急,常见于患者吃了不干净东西这样的病史,也有部分患者还有喝酒、熬夜等免疫下降的前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这些都是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0

62612次收听

急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的肠炎,首先病情是比较急,起病比较快,发展比较迅速,部分患者可能起病就出现腹痛、发热,以及大便的改变,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肠炎顾名思义就是肠道发生了炎症,肠道发生炎症以后就会造成肠道黏膜的出血、水肿,一些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导致肠道的完整性和功能受损、下降,这就是急性肠炎的病理的变化情况。急性肠炎是如何引起的,是大众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它的病因较多,在临床与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此外患者通常伴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在免疫低下的时候喝醉了酒,或者是近期的工作压力、强度比较大,造成免疫力低下,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吃了一些没有经过消毒、不干净、不洁的食物,就造成了急性肠炎的出现。急性肠炎往往就是因为细菌感染所导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造成,这就是急性肠炎所常见的一个病因。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0

56456次收听

急性和慢性肠炎的区别
从字面上理解,急性和慢性的肠炎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急性和慢性之间。急性肠炎病情出现的比较急,有的患者可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前几天又淋了雨,或者是喝醉了酒以后,忽然的出现了腹部的疼痛,还可能疼痛的程度比较重。除了腹痛以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大便的改变,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拉肚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的水分也增多,大便形状也发生改变,比如稀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这些均是急性肠炎的表现。慢性肠炎顾名思义,它的病史比较长,病程一定是要超过8周即两个月以上,才能被诊断为慢性肠炎。慢性肠炎除了一些肠道慢性的炎症外,又继发了细菌的感染,一般情况来说患者无发热或者发热程度较低,例如自身免疫性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无论是急性肠炎还是慢性肠炎,二者都会出现大便的改变,也就是大便的形状和性状以及次数的改变。以上就是急性和慢性肠炎的区别。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10

58029次收听

03:05
急性和慢性肠炎的区别
急性肠炎病情出现较急,有的患者可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前几天又淋了雨,或者是喝醉了酒以后,忽然的出现了腹部的疼痛,还可能疼痛的程度比较重。除了腹痛以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和大便的改变。慢性肠炎它的病程一定是要超过8周即两个月以上,才能被诊断为慢性肠炎。慢性肠炎除了一些肠道慢性的炎症外,一般无发热或者发热程度较低。但无论是急性肠炎还是慢性肠炎,二者都会出现大便的形状和性状以及次数的改变。
小儿急性肠炎怎么治
如果孩子患上了急性肠炎,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一般治疗,包括调整饮食和多卧床休息。再就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有细菌感染的话要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再就是要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轻中度脱水的患者还需要口服补液盐。
急性肠炎的病因
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是指病毒细菌感染后会产生多种毒素,这些不同的毒素会引起胃粘膜通透性的改变,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炎症渗出。主要的病因有:身体抵抗力降低,吃不干净的食物,饮食不规律,以及药物和一些物理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