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腔隙性脑梗塞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3-3155870次浏览

大多数身体患有腔隙性脑梗塞疾病的人选择的多是药物疗法,也可考虑采用物理疗法或中医疗法来控制和缓解病情。如果患者的病症依旧没有得到好转,则可考虑采用外科手术疗法。

目前在临床上将脑梗塞这种病症分为不同类型,这样更方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而比较常见的就是腔隙性脑梗塞。导致人身体发作该病症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血压过高以及身体本身患有心脏病等。那腔隙性脑梗塞该怎么办呢?
  一、药物疗法
  大部分身体患有腔隙性脑梗塞病症的人都会选择应用药物来治疗该疾病。现如今经常被应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以及潘生丁等药物,也可以考虑选择力抗栓等其他药物。另外,如果人身体同时还患有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病症,还需要在治疗期间服用降压药等药物来控制这些病症的发展。除此以外,抗凝类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物理疗法
  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可考虑应用物理疗法来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这种治疗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针对人体内的病种来激活脑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中医疗法
  身体患有腔隙性脑梗塞病症的人也可考虑运用中医疗法来促进身体的康复。首选的中医治疗方法就是中药方剂疗法,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个人的情况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来增减药物。所以必须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够抓药治疗,病人不可自我决定方剂。
  而中药方剂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给人的身体注入新的营养,这样可延长人大脑内细胞的活性。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针灸或按摩疗法来加强治疗效果,但不管是针灸还是按摩疗法对于穴位的准确度以及手法力度的要求都比较高。
  四、手术疗法
  如个人身体发作的腔隙性脑梗塞病症非常严重,采用以上几种方法依旧没有缓解病症,那么可考虑应用手术疗法来治疗。比如介入疗法等。

相关推荐

右侧腔隙性脑梗能治愈吗
右侧腔隙性脑梗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做决定,这种疾病对人体带来的损伤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是由于局部的毛细血管出现了堵塞所引起的,但是堵塞的面积比较小,只是比较细小的毛细血管出现了阻塞,所以梗死灶也比较小。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年龄以及性别不同,所以疾病是否可以治愈,也是因人而异。如果即便是在早期并没有对脑干或者是周围的血管造成影响,及时的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而且也不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10

69242次收听

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临床表现
由于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区域多为脑部的静止区,所以大约有30%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有临床症状。包括纯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混合性卒中,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这些症状统称为腔隙综合征。1、纯运动型卒中指的是出现单肢或一侧上下肢的轻偏瘫症状,感到肢体无力而没有其他的异常表现,通常在一周之内症状能够缓解。2、纯感觉性卒中则是偏身出现浅感觉减退现象,症状较轻,恢复较快。3、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会表现为言语障碍,流口水,面具脸,肌肉无力等表现。4、混合性卒中为以上病症的几种症状联合出现,见于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这种情况复发率较高,临床表现会越加复杂,并且可能留有一定的后遗症问题,需要针对腔隙性脑梗塞病因治疗才能让症状逐步好转。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6次收听

腔隙脑梗塞治疗方法
腔隙脑梗塞这种不良症状的方法,原则就是降血压以及抗血小板。倘若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配合吸氧治疗,或者人工呼吸机等等监护治疗。除此以外,倘若合并了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那么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通常是不用特殊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预防再发脑梗死,积极控制高血压,还要控制好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冠心病。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抗血小板治疗以及降脂治疗就可以了。
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一种比较微小的血管疾病,属于一种不太严重的疾病。不过,倘若患者存在感冒,或者是肺炎这些不良症状,就有可能会加重腔隙性脑梗塞,甚至诱发了脑梗塞等等严重后果的发生,还是需要及早处理的。
腔隙性脑梗死的后遗症有哪些
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是腔隙性脑梗发病一年后仍有肢体、语言障碍或者有精神异样等就属于后遗症了,30%的腔隙性脑梗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我国30%-40%的腔隙性脑梗患者面临复发。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类型,疾病后遗症较多,最常见的后遗症为运动障碍,包括上肢偏瘫、下肢偏瘫以及偏身感觉障碍、就是患者对温水、冷水辨别障碍以及实体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面部感觉障碍、面部瘫痪,表现为嘴角一侧歪斜、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脑梗死出现相应症状后,应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尽可能的挽救机体功能。如肢体功能训练、吞咽训练、面瘫训练等。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26

52122次收听

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是非常急的。当患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比较多的。这时候患者们会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语言障碍、手部活动障碍、感觉缺失这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溶栓吗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溶栓。急性脑血管病溶栓的治疗标准是,发病在前循环是3个小时之内,后循环是4点5小时之内,因为在这个时候无论是通过CT或者是核磁共振来检查都无法判断它的梗死面积的大小是多少,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办法能够确定它是不是腔隙性脑梗死。那么按照临床的偏瘫或者是偏身感觉障碍或者是失语这些症状上来讲,如果要是出现了上述几种症状,我们去做一个头颅CT。在排除有出血灶的情况下,在治疗时间窗内都应该给予溶栓治疗,而不考虑是不是腔隙性脑梗死。
语音时长 01:42

2019-06-12

59489次收听

腔隙性脑梗塞能治疗好吗
部分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能治疗好。腔隙性脑梗死指的是穿通动脉的梗死,一般来说是一个小的梗死。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梗死灶的直径应该要小于两个公分,所以穿通动脉的梗死有的时候损伤的面积就会比较小,那么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会比较轻一些。只要不在重要的部位上发作,它引发的临床症状可能不会特别大,甚至于有些人其实是没有临床上任何的表现的。所以这一部分病人完全能够彻底的治好,不会有任何后遗症留下。
语音时长 01:28

2019-06-12

49869次收听

01:35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血栓吗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血栓发病的一种,通常只要是脑血管堵塞,医学上都叫脑血栓形成,只不过是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腔隙性脑梗死是指的发生于穿通动脉的一个血管的闭塞,这是穿通支动脉血管的闭塞。在以前的时候医学上认为穿通动脉的血管闭塞的直径是在1点5到2个公分之内,但是目前发现穿通动脉也有一些小的分支。如果一个大的穿通动脉梗死之后,它也会出现直径大于2个公分的一个梗死灶。所以,目前医学上认为只要是穿通动脉的梗死,都叫做腔隙性脑梗死,而不以它的直径的大小来论处了。
01:28
腔隙性脑梗塞有危险吗
大的梗死灶一般是累积的部位比较重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患者肢体的偏瘫比较重,但是一般不危及生命。所以,腔隙性的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是指的穿通动脉的梗死,穿通动脉的梗死一般直径都比较小,原来曾经规定穿通动脉的梗死应该是直径是小于1点5到2个公分以内,但是后来发现穿通动脉也有比较大的梗死灶。一旦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不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饮食清淡,少油少盐,高蛋白,避免恶化。
01:22
腔隙性脑梗塞能治好吗
腔隙性脑梗塞一般能治好。腔隙性脑梗死是指穿通动脉的梗死,一般来说腔隙性脑梗死是一个小的梗死。通常情况下梗死灶的直径小于两个公分,所以穿通动脉的梗死损伤的面积比较小,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会比较轻。只要不在重要的部位上,它引发的临床症状可能不大,甚至有部分患者是没有临床上任何的表现的。所以这一部分病人完全能够彻底的治好,而没有后遗症的留下。这部分患者治愈后应着重预防再次梗塞,而且范围更大大的梗塞,及时控制个人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的饮食习惯,尽量的不要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01:55
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病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血管病的一种,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脑梗塞的部位比较深,一般是在大脑的深部或者是脑干;第二是它的体积特别小,一般梗塞灶它的直径在0点2到15毫米之间。腔隙性脑梗塞既然是缺血,它肯定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引起来的,但是由于它的部位和体积特别小,因此它累积的血管通常是动脉的末至比较细小的血管。虽然腔性脑梗塞它病灶小,部位深在,但是在临床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病人发现这种情况,也要及时找医生,进行病因方面的诊断,或者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01:47
腔隙性脑梗塞有生命危险吗
腔隙性脑梗塞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它影响到神经功能的时候,对人的生活危害比较大。腔隙性脑梗塞实际上是一种部位深,而且比较小的梗塞。从生命危险角度来看,它不会危及生命,但是腔隙性脑梗塞如果累积到重要的神经功能部位,它也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它可以表现为运动障碍,如偏深的瘫痪。也可以表现为感觉障碍如偏深的感觉障碍、麻木。也有的患者会影响到语言,出现语言的不流利或者是说听不懂别人说话。还有部分患者腔隙性脑梗塞的病灶比较多,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慢或者是比较严重的痴呆状态。
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而且很容易复发。治疗要分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血栓。如果是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导致的,还需要控制血压、血脂。控制好了,也可以减少复发的几率。此外,还可以采用共性治疗、介入治疗等治疗方法。在生活上还有注意调理,低脂、低盐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