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马牙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6-1964402次浏览

马牙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牙胚角质、正常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以及牙胚发育异常等。
  1、牙胚角质
  新生儿刚出生后,牙龈之间相互摩擦产生角质,角质聚集过多,时间长了会形成米粒一样大小小肉块而形成马牙。
  2、正常生理性因素
  宝宝在出生4~6周左右,乳牙胚上会有一些极小肉块,看起来像牙齿,被称为马牙。
  3、病理性因素
  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家长都需要定期清理宝宝口腔,否则宝宝口腔内易滋生各种细菌,导致口腔内组织分化,细胞堆积过多也会形成马牙。
  4、牙胚发育异常
  由于一些未明确原因,乳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甲板破裂等异常情况,易形成马牙。

相关推荐

宝宝出生长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称为诞生牙,这是因为乳牙的牙胚,位于牙龈的黏膜下面非常表浅,所以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从牙龈上暴露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宝宝是在4到6个月开始长出牙齿,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宝宝在刚出生就有牙齿,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分辨宝宝长的牙到底是诞生牙还是马牙。马牙是指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在牙龈表面会有些白色的小点,这些小点稍微高出黏膜面,用手摸是硬的,这是一种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过几个月可以自行的脱落,可以用局部按摩的方式,帮助孩子的马牙消失得快一点,宝宝也会感觉更加舒服。如果孩子长出的牙齿是真正的早出的乳牙,这个时候,乳牙的牙根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牙齿很可能表现出一些松动的痕迹,所以要随时观察孩子乳牙情况。如果有早出乳牙松动的情况,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X线片子的检查来进行相关的确定和诊断,如果松动很明显要拔除,如果不拔除,还在喂奶的时候,牙齿脱落掉入到口腔,可能出现误吞、误吸的情况,另外,孩子的口腔黏膜在早期是比较薄的,牙齿如果出现反复摩擦的时候,容易产生口腔黏膜的溃疡,引起局部的疼痛和感染的症状,所以要加强对口腔黏膜的保护,如果存在一些黏膜溃疡,要通过局部用药来改善,促进尽快地恢复。
语音时长 02:09

2021-11-05

86357次收听

马牙严重吗
马牙是否严重要根据处理方法而定。处理得当并不严重。处理不当则会诱发较为严重性后果。
马牙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马牙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具有一定隐匿性。主要表现为:牙床有白色硬块、牙龈胀痒。
马牙的危害有哪些
马牙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危害性,但是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引起感染,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
马牙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马牙发病人群具有局限性,主要发病人群为:刚出生4~6周左右婴儿,其他人群很少发病。婴儿长马牙具有无危害性、自行脱落等特点,不需要特异性治疗。
婴儿马牙临床表现
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出现,如果婴儿有马牙问题就会引发情绪烦躁,咬奶头,不吃奶等异常表现,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疾病让症状消失,这样孩子的身体才能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