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梅毒能治好吗

52142次浏览

女性梅毒可治愈,梅毒分为三期,早两期治疗时,需静脉注射药物或口服药物方式控制病情,晚期需进行综合治疗,注意后期复诊。
  女性梅毒可治愈,梅毒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早期梅毒可选择药物治疗,通过肌肉注射和口服药物方式控制病情,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烟酸四环素等药物,三期梅毒需综合性治疗。
  梅毒治愈后可复发,需按要求复诊和治疗,注意个人卫生问题,避免不洁性生活,增强个人免疫力抵抗力,避免接触被污染物品,如患者贴身衣物、毛巾、脸盆等。

相关推荐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一般怎么治疗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通常表明就可以确定是感染了梅毒,就按照标准的驱梅治疗进行治疗和随访就可以了。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一般人体感染了之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针对螺旋体产生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一般查到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是指特异性抗体而言的,抗体阳性就可以确诊是梅毒了,因为其疾病正常人他都不会有抗体。发现了抗体阳性之后,其实一般还是要结合非特异性的抗体综合判断的,一般非特异性抗体,如果滴度比较高,表示梅毒的病情活动性比较强,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规范的去霉治疗。治疗方面如果是早期,其实治疗并不复杂,主要就是采取敏感的抗菌素,比如像青霉素来进行驱梅治疗,比如每周的肌肉注射就2~4周,基本上就是可以治愈,将体内的梅毒螺旋体杀灭的。但是治疗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定期的复查患者血液当中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根据滴度来判定治疗的效果,只有滴度逐渐的下降,然后最终的转阴了,才认为体内的梅毒螺旋体是被杀灭干净的。患者的梅毒也就是治愈了,所以查出了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应该按照规范的驱梅治疗来进行治疗和随访,通常愈后还是比较好的。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30

63771次收听

梅毒阳性两个加号代表什么意思
梅毒阳性两个加号表示强阳性,说明检测到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比较高。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人体感染的梅毒螺旋体之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一般都是通过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来判定是否感染梅毒的。抗体分为特异性的抗体和非特异性的抗体,如果检测到的梅毒特异性的抗体是阳性而且是两个加号,这就表示一种强阳性的结果,说明在血液中检测到了很高浓度的梅毒特异性的抗体,说明患者以前或目前感染梅毒。如果是检测到了梅毒非特异性的抗体阳性两个加号,通常表明体内存在着较高滴度的抗心磷脂抗体,如果患者已经确诊梅毒,就表示目前梅毒的病情还处在一个活动期,传染性比较强,破坏性也比较大,如果没有经过规范的治疗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驱梅治疗,并且治疗之后一定要每三个月复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直到两个加号的阳性逐渐的降低最终转为阴性,这个时候才认为患者的梅毒被治愈,没有了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46

2021-12-30

79063次收听

梅毒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梅毒真正治愈之后,一般不复发。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一般是采取一些敏感的抗菌素治疗,如青霉素,青霉素对于梅毒螺旋体的杀伤力是很强,一般只要进行规范治疗,通常两到四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彻底杀灭。一般来讲,经过规范驱梅治疗之后,大多数梅毒患者都可以被治愈,但是判定治愈也分两种,一个是临床上的治愈,一个是血清血治愈;临床治愈指梅毒症状消退,但不代表体内完全没有梅毒螺旋体了,梅毒治愈更重要的是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的滴度高低,只有滴度降低到阴性转阴了,这提示体内螺旋体彻底被杀灭,才表示真正治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患者体内没有梅毒螺旋体,也就没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39

2021-12-30

71970次收听

梅毒阳性严不严重
梅毒阳性需要分情况。首先,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再加上梅毒的非特异性抗体,也就是TRUST或者RPR两种化验,TPPA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还有非特异性抗体检测,RPR或者是TRUST,如果是这两种抗体,即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都是阳性,这种叫做梅毒患者,如果是没有治疗过,现症梅毒就需要进行治疗。其次,如果单是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非特异性抗体阴性,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刚得上梅毒,但是非特异性抗体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期硬下疳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二,如果是特异性抗体阳性,非特异性抗体阴性,有可能是以前得过梅毒,治疗过,现在已经好了。其三,以前没有正规治疗梅毒,但是可能在治疗其他病的时候用过一些抗生素,顺便就把梅毒治疗了。再者,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单独这一项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假阳性的情况也有可能。所以得鉴别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语音时长 01:40

2021-12-30

76935次收听

02:20
霉菌是艾滋病的前兆吗
霉菌感染不一定是艾滋病的前兆。艾滋病毒主要侵犯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系统逐步破坏,最终因为机体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比较常见的霉菌感染,包括皮肤上各种浅表的皮肤癣菌感染,更常见的是口腔里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早期也很常见。引起霉菌感染原因很多,皮肤上的一些霉菌感染,包括常见的脚癣、足癣,这完全可以发生在一些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健康人身上。口腔出现念珠菌感染,多数发生在一些机体免疫力比较差的人,但是机体免疫力低下也不一定是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
02:20
梅毒滴度正常参考范围
梅毒滴度正常参考范围是1:1阴性。人体感染梅毒之后,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分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这两类。特异性抗体是梅毒感染所特有的,一般作为梅毒的确诊实验,但是它不能反映梅毒的病情活动度。另外一种非特异性的梅毒抗体也叫抗心磷脂抗体或者血浆反应素,采取滴度的方式定量的表示,而且滴度高低与梅毒病情的活动度与传染性是正比例关系。正常人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检测就是1:1阴性,而对于感染了梅毒的患者,可能是1:1、1:2,甚至是很高滴度的阳性结果。
02:24
二次感染梅毒好治吗
二次感染梅毒只要规范地进行驱梅治疗,还是比较好治的。对于二次感染的梅毒,治疗方法其实类似,也是使用敏感抗菌素治疗,因为到目前为止,梅毒螺旋体还没有发现对青霉素或头孢抗菌素耐药现象,所以只要二次感染的梅毒发现后,采取足剂量、足疗程抗梅治疗,也是可以将体内梅毒螺旋体彻底杀灭的。治疗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定期复查梅毒血液中的抗血清粒子抗体滴度。滴度转阴,才能证明是最终治愈了。
02:20
梅毒检测注意事项
梅毒检测的注意事项首先注意窗口期的问题。窗口期是从发生不安全性接触的时候开始,一般在4~6周后化验,结果会更加准确。如果在刚接触后1~2周就化验,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建议在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4~6周之后还要再一次化验,排查梅毒。其次,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测。正规医院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消毒都有严格的标准。所以如果有不安全性行为,又害怕自己得了梅毒,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测。然后注意梅毒的检测时间是在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的4~6周以上进行检测,结果会比较准。
查出梅毒怎么办
梅毒有着很多不同的症状,一旦再出现梅毒之后,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首先需要配合医生,生活中要及时隔离,加强自身的防护工作。另外必须要做到洁身自好,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没有注意好这些,也会导致病情进入到恶化的阶段。
女性梅毒会不会遗传
女性梅毒不会遗传,可进行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先天梅毒是胎传疾病,由女性怀孕初期感染病毒后,从胎盘传播给胎儿,母体基因序列中不存在梅毒信息。
梅毒的早期治疗
梅毒是现在常见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对于梅毒的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就是青霉素,我们现在常用的有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以及水剂青霉素。如果患者是心血管梅毒,需要住院治疗,不能用苄星青霉素,其他无论是早期、晚期,我们都选用苄星青霉素。早期梅毒的治疗方式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或者盐酸米诺环素等药物治疗,但治疗疗程比较短。或者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片、多西环素片、美满霉素,口服15天。因为治疗梅毒最好的药物还是青霉素,虽然四环素类、红霉素类也可以治疗梅毒,但是疗效要比青霉素的治疗效果差很远,所以通常作为青霉素过敏的替代药物。梅毒早期的治疗尤为关键重要,梅毒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0

47454次收听

02:30
梅毒传染途径是什么
梅毒比较经典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少数的情况下,还有密切接触传播。首先,梅毒最重要也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途径。其次是母婴传播途径,如果女性感染梅毒没治疗,怀孩子的时候容易传染给下一代。再次,梅毒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就是通过含有梅毒的血液传染梅毒,但这种传播途径比较少见。最后,密切接触了污染物品也有可能传染梅毒。因此提醒梅毒患者,在家里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用品的隔离消毒,不要把梅毒传染给家人。
梅毒如何治疗才好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就是通过性传播,很多的患者都是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传染上这种疾病的,而且梅毒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对患者的身体伤害也很大,所以需要做检查,输液治疗,盐酸四环素、青霉素,还有其他的口服药物都是有作用的。
梅毒是怎么引起的
性接触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大概95%患者都是通过该途径接触到梅毒病菌后感染。此外,如果身体出现破溃后,感染了梅毒病毒;以及接触到了梅毒患者的私人物品,都可能会感染梅毒;而梅毒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播。
梅毒怎么预防
想要预防梅毒,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不洁的性行为,在性生活中男性应该使用避孕套。对于未婚的男女,应该进行梅毒检查,如果患上了梅毒,应该及时的与他人隔离,还应该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