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子宫恢复好了
判断子宫恢复情况可通过观察恶露变化、子宫收缩疼痛感、超声检查结果、基础体温曲线及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综合评估。
1、恶露变化
产后恶露颜色从鲜红逐渐转为淡红、白色,总量约500毫升,持续4-6周属正常。若恶露突然增多、出现血块或异味,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或感染。哺乳会促进缩宫素分泌,加速恶露排出。
2、子宫收缩
产后子宫每天下降1-2厘米,10-14天降入盆腔。宫缩痛在哺乳时明显,3天后逐渐减轻。若持续剧烈疼痛伴发热,需排除胎盘残留或子宫内膜炎。
3、超声检查
产后42天复查超声显示子宫三径之和小于15厘米,内膜线清晰,无异常回声。存在宫腔积液超过10毫米或胎盘残留时,需行清宫术。
4、基础体温
产后6周内持续监测基础体温,双相曲线出现提示卵巢功能恢复。体温持续高于37.3℃可能提示感染,低于36.5℃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
5、月经复潮
非哺乳产妇6-10周恢复月经,哺乳产妇可能延迟至断奶后。首次月经量过多或周期紊乱需排查子宫复旧不良,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产妇安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产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6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子宫收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食用动物肝脏帮助造血。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从每天3组、每组10次收缩开始逐步增加。出现发热、大出血或剧烈腹痛时须立即就医,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