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症状足底筋膜炎怎么治疗
足底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具、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足底筋膜炎通常由足底筋膜过度牵拉、足弓结构异常、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肥胖、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1、休息
减少足部活动是缓解足底筋膜炎的基础措施。急性期需避免跑步、跳跃等高冲击运动,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夜间可使用夜间夹板保持足背屈姿势,防止筋膜挛缩。日常行走时可使用足跟垫分散压力。
2、物理治疗
冰敷能缓解急性炎症,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牵拉训练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牵拉和足底筋膜牵拉,每天重复进行。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每周1次,连续3-5周。超声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可短期缓解疼痛。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适用于顽固性疼痛,但每年不超过3次。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可辅助镇痛。严重者可考虑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
4、矫形器具
定制足弓支撑鞋垫能纠正生物力学异常,分散足底压力。选择鞋跟有缓冲、前掌有弹性的运动鞋。夜间使用支具维持踝关节中立位。工作中需避免赤足行走,硬质地面应穿有缓冲功能的鞋子。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超过6个月者可考虑筋膜松解术。关节镜下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合并跟骨骨刺的病例。术后需进行渐进性康复训练,恢复足部功能。手术并发症包括足弓塌陷、神经损伤等。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避免穿平底鞋或人字拖。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做足部放松练习。工作中需定时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有助于筋膜修复。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肿胀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