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发病的两方面原因
皮肤癌发病原因主要与紫外线辐射和遗传因素有关。皮肤癌可能与长期日光暴晒、家族遗传史、免疫抑制、化学物质接触、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新生物、溃疡、色素改变等症状。
1、紫外线辐射
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是皮肤癌的主要诱因。紫外线可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特别是中波紫外线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密切相关。户外工作者、高原地区居民需加强物理防晒,使用广谱防晒霜,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强光时段外出。紫外线累积效应还可能诱发日光性角化病等癌前病变。
2、遗传因素
家族性非典型痣综合征等遗传疾病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携带CDKN2A基因突变者发生黑色素瘤概率较高,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因DNA修复缺陷更易出现多发性皮肤肿瘤。建议有家族史者每年进行全身皮肤检查,使用皮肤镜监测痣的变化。
3、免疫抑制
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皮肤癌发病率可升高数十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卡波西肉瘤等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功能,需定期筛查皮肤异常表现。
4、化学物质接触
长期接触砷化物、煤焦油等致癌物质可诱发鲍温病等癌前病变。职业暴露于多环芳烃的炼油工人、接触杀虫剂的农民需做好防护。烟草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皮肤,吸烟者鳞癌发生率明显增高。
5、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不愈的皮肤溃疡、烧伤瘢痕可能恶变为马乔林溃疡。慢性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等炎症性皮肤病存在恶变倾向。对于下肢静脉溃疡等慢性创面应积极治疗,避免反复机械摩擦刺激。
预防皮肤癌需做好日常防护,户外活动时穿戴宽檐帽和防晒衣物,选择SPF30以上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避免使用含砷药物或制剂,接触化学物质时佩戴防护装备。每月自查全身皮肤,重点关注新发皮损或原有痣的形态改变。出现持续不愈的溃疡、快速增大的肿物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明确诊断。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皮肤癌传染吗为什么得皮肤癌
- 2 什么是皮肤癌皮肤癌的早期症状
- 3 什么是皮肤癌皮肤癌早期症状有哪
- 4 如何防止皮肤癌
- 5 皮肤癌严重吗
- 6 皮肤癌是怎么得的
- 7 什么是皮肤癌
- 8 皮肤癌如何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