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尿失禁饮食要谨慎

发布时间:2020-08-2852481次浏览

尿失禁患者可通过饮食疗法进行预防和治愈,以下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3种饮食疗法,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得了尿失禁患者的饮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尿失禁患者饮食禁忌:

尿失禁患者应保持摄入液体20002500毫升/日左右

尿失禁患者吃什么不好?

尿失禁患者要避免酒精,少喝葡萄柚汁,戒烟

尿失禁患者要避免咖啡因,咖啡因也是一种利尿剂。

尿失禁患者要克制水份摄取,尤其是睡前。

尿失禁偏方:

偏方一:红枣十枚,每天蒸煮熟吃。

偏方二:红枣五枚,芡实50克,熬粥喝。

偏方三:五味子10克,黑芝麻10克,熟地10克,红糖适量加500毫升水煎服。

尿失禁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尿液长期浸湿皮肤可使皮肤角质层变软而失去正常防御功能。加之尿中氨对皮肤的刺激,常引起皮疹,甚至发生褥疮。要保持皮肤清结、干燥,及时清洗勤换衣裤。

其次,尿失禁患者常对饮水有顾虑,往往自动减少饮水量,这样宜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尿失禁患者应保持摄入液体20002500毫升/日左右。

相关推荐

01:06
50多岁的女性有必要做盆底肌康复吗
盆底肌康复是指盆底肌肉康复,50多岁的女性有必要做盆底肌肉康复。盆底肌肉康复主要是通过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提肛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的。50多岁的女性可能会出现盆底肌松弛、阴道脱垂等症状,可以通过对盆底肌肉进行训练来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50多岁的女性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老化,通过盆底肌肉康复,帮助预防阴道松弛、尿失禁等症状,所以50多岁的女性有必要做盆底肌肉康复。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帮助下通过检查明确病情,然后再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饮食清淡,进行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01:08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多久能恢复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可能在1-6个月能恢复,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所以恢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若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伤害较小,通常不会出现肠粘连的情况。若术后加强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可能在1个月左右身体会恢复,且尿失禁的情况会得到改善;若患者术后护理不当,还长期出现体力劳动,则可能会影响伤口,导致盆底脏器脱垂,加重尿失禁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若通过开腹手术的方法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损伤较大,会严重影响膀胱、尿道,则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术后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鸡蛋、瘦肉、菠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03:04
孕期打喷嚏漏尿正常吗
在孕晚期的时候打喷嚏、大笑、咳嗽或者快走的时候漏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盆底肌松弛造成。一般在生育之后,这种漏尿的情况会逐渐的减轻,逐渐的恢复到正常。如果在生产之后,依然出现漏尿或者漏尿没有缓解,就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了。保守的治疗是做盆底肌的锻炼,也就是提肛运动。对于重度的漏尿,而且经过盆底肌锻炼不能缓解的,就建议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是采用尿道悬吊的方式。当然了,对于疾病的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从检查就可以很明确的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
02:01
小便憋不住什么问题
小便憋不住需考虑是否有尿失禁的情况。尿失禁病因:一、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有些女性在正常情况下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憋尿时间过长,或者在运动、跳跃、咳嗽、大笑等等,这些时候,小便就憋不住了,这是尿道括约肌功能下降所导致的。二、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后会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患者总有尿意,会引起排尿的冲动,不能较长时间的憋尿,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到医院检查,有时需要用药控制。
尿失禁严重吗
尿失禁是否严重要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程度决定。尿失禁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大多数感染、炎症刺激或是慢性炎症引起尿失禁并不是太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用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或者是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来改善。尿道肿瘤或者是膀胱肿瘤以及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充盈性尿失禁,通常比较严重,需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部位,或是切除肿瘤等多种手术方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症状,还可以防止病情扩展。治疗期间患者要避免身体过度劳累和从事重体力劳动,不然可能会使自身的尿失禁病情加重。还需要保持下体和腹部保暖措施,有利于病情控制。
语音时长 01:20

2021-01-15

86892次收听

夜尿多是怎么回事呢
夜尿的增多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情况下,尿液增多就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如果夜尿的次数,也就是上床入睡以后,到第二天天亮起床这个时间段小便的次数,超过了这个年龄阶段说需要的次数,那么夜尿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个人临床经验来简
尿失禁的危害有哪些
尿失禁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危害患者健康,而且这样的疾病给患者心理健康带去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尴尬局面,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所以说对于尿失禁疾病我们要做好积极的预防。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尿失禁疾病的危害有什么?
早期尿失禁会影响寿命吗
研究发现,很多人对尿失禁了解的并不详细,但是尿失禁病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尿失禁并不是仅仅是一种老年化的症状,尿失禁会因为很多原因引起,只有患者多方位了解到疾病,才能对疾病足够重视并且治疗到位。那么,早期尿失禁会影响寿命吗?
女性尿失禁的表现有哪些
女性尿失禁会有尿频、尿不尽,尿液不断流出来的表现。尿失禁大多是因为炎症感染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尿路异常,或者是尿路受伤,子宫颈畸形、脊髓病变等原因引起,必须要查清楚原因,有效治疗。
尿失禁最好吃什么药
治疗尿失禁时,可以吃药,比如吃消炎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需针对病因用药。严重时,需手术治疗。尿失禁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病因,所以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不同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如果由于尿路感染引起,可以通过口服消炎药,如头孢类的或者是沙星类的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当炎症治愈以后,急迫性尿失禁就能够治愈。如果属于继发性前列腺增生引起急迫性的尿失禁,患者可以口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如非那雄胺和α受体阻滞剂,对于口服药物症状控制不佳者,或者出现了尿潴留引起了充溢性尿失禁的患者,需要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如果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目前常用药物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如M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索那利辛,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口干、便秘、眼压增高等。因此,对于合并肠梗阻、青光眼的患者,是禁用的。但是对于排尿困难者也需要警惕,因为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达到缓解尿频、尿急的症状,可能导致不能排尿,甚至发生尿潴留。此外,还有β3受体激动剂,也能缓解尿频尿急,发生尿潴留的风险低。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口服药物不满意者,应该接受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1

60485次收听

尿失禁是怎么回事
尿失禁是膀胱尿道不能维持其控制排尿的功能、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尿失禁根据发病原因分四类:1、急迫性尿失禁:有强烈尿意,又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2、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超过尿道压,尿液不自主流出。3、压力性尿失禁: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如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见于经产妇女,绝经后妇女。4、真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损伤,尿液从尿道持续流出。在诊断时首先应确定是否属尿失禁,再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明确临床类型和病因,给予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7

59157次收听

膀胱过度活动症如何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以尿频、尿急为特征,常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这种症候群统称过度活动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采取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行为治疗;药物一般采用M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可以给病人装排尿起搏器让膀胱安静下来。膀胱训练可以抑制膀胱收缩,增加膀胱容量。训练要点是白天多饮水,尽量忍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入夜后不再饮水,勿饮刺激性、兴奋性饮料,夜间可适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安静入睡。治疗期间记排尿日记,增强治愈信心。M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逼尿肌的收缩,改善膀胱感觉功能,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一线药物有托特罗定、曲司氯胺、索利那新等。
语音时长 01:36

2020-01-07

57410次收听

尿失禁手术有风险吗
尿失禁手术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比如伤口感染,术后排尿困难,损害膀胱或尿道等症状。1、伤口出血、愈合不好。2、穿刺部位疼痛感觉。3、排尿不干净,多数通过膀胱锻炼都可得到改善。4、在手术后因经常增加腹压的疾病没有治疗改善,漏尿会再次发生。5、术后排尿困难,一般留置尿管1~2周,大部分患者可恢复自行排尿。6、由于是侵入式程序,可能导致泌尿系感染。7、对药品和麻醉药产生不良反应,呼吸困难等。注意事项:1、避免酒精、咖啡因。2、排尿的时候,排光尿液,然后微向前倾,再排一次。3、克制水份的摄取。4、不要憋尿,有尿意的情况,马上去排尿,最好在睡前,将尿液排尽。5、不要剧烈运动。
语音时长 01:09

2019-12-30

56549次收听

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压力性尿失禁,由于腹部压力增加无法保持膀胱的紧度导致失禁。如果膀胱肌肉出现不自主行为,也会引起失禁。严重的便秘,感染,肾脏和尿路感染可引起排泄异常。神经组织损伤,如脊髓损伤等疾病疾病,仅会导致身体功能受损,还会引起失禁。
01:50
老人的尿失禁原因都有哪些
老年人是尿失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女性。发病原因主要有:第一、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尿道关闭能力下降;第二、由于膀胱老化,导致膀胱不受人控制不自主的收缩,会把尿液从膀胱通过尿道挤出体外,出现一些漏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