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肠胃炎的危害都有什么
肠胃炎通常指胃肠炎,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危害。胃肠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1、脱水
胃肠炎患者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可能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甚至休克。儿童和老年人脱水风险更高,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2、电解质紊乱
钠、钾等电解质随体液丢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可导致乏力、腹胀,严重时影响心肌功能。建议通过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或医疗补液纠正,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
3、营养不良
长期胃肠炎影响营养吸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贫血。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急性期可进食米汤、馒头等低渣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鱼肉、蒸蛋等易消化优质蛋白。
4、继发感染
肠道黏膜损伤可能增加细菌入血风险,引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若出现持续高热、寒战需警惕,常见于沙门氏菌或志贺菌感染,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5、慢性胃肠病变
反复发作的胃肠炎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或慢性胃炎。表现为餐后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可通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胃肠炎患者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急性期以流质饮食为主,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恢复期可添加苹果泥、山药粥等温和食材。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需加强手部清洁,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冰箱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滋生。
相关推荐
03:14
02:19
02:00
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