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断根
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局部用药、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口腔黏膜损伤、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鹅口疮患者需每日用温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溶液轻柔擦拭口腔黏膜。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哺乳期母亲需清洁乳头,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口腔卫生不良会加重真菌繁殖,延长病程。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或含服克霉唑口腔崩解片。婴幼儿可选用制霉菌素甘油制剂,成人可用氟康唑含漱液。用药前需清洁口腔,用药后30分钟内禁食禁饮。避免自行增减药量,真菌未完全清除易导致复发。
3、调整饮食
减少精制糖及乳制品摄入,限制真菌生长所需营养。适量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酸辣刺激损伤黏膜。营养不良患者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促进黏膜修复。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免疫力低下者可遵医嘱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或脾氨肽冻干粉。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HIV感染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是鹅口疮反复发作的主因。
5、定期复查
症状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1-2周,治疗后1个月复查口腔黏膜情况。反复发作患者需进行HIV检测、血糖监测等排查系统性疾病。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者,用药后需及时漱口。真菌培养可明确是否彻底清除病原体。
鹅口疮患者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每月更换一次。哺乳期母亲需治疗乳头真菌感染,人工喂养儿可暂时改用小勺喂食。恢复期可食用蒸蛋羹、米糊等低敏食物,补充复合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复发。若口腔白斑持续2周未消退或伴随吞咽困难,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黏膜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