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视网膜脱落的常见药物

56423次浏览

视网膜脱落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甲钴胺片、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等。视网膜脱落可能与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卵磷脂络合碘片

卵磷脂络合碘片可用于视网膜脱落术后辅助治疗,能够促进视网膜代谢,改善眼部微循环。该药物主要成分为卵磷脂络合碘,适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等疾病。使用时应避免与抗甲状腺药物同时服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需谨慎使用。

2、羟苯磺酸钙胶囊

羟苯磺酸钙胶囊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常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脱落。该药物可减轻视网膜水肿,抑制血管渗漏,但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效果有限。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3、甲钴胺片

甲钴胺片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制剂,可营养视神经,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修复,适用于外伤性视网膜脱落后的神经损伤修复。该药物能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缓解视力下降症状。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钴胺素水平,偶见食欲不振、皮疹等副作用。

4、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可直接作用于视网膜,增强血管抵抗力,减轻黄斑区水肿,适用于视网膜脱落伴随的视疲劳症状。该药物含洋地黄苷和七叶亭苷,能改善视网膜血流灌注。使用前需摇匀,避免接触镜片,可能出现短暂眼部刺激感。

5、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能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修复,加速术后创面愈合,常用于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该生物制剂需冷藏保存,开封后尽快使用,避免污染。使用时可能出现眼部异物感,通常可自行缓解。

视网膜脱落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术后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剧烈晃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3-6个月内避免潜水、蹦极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视网膜修复。

相关推荐

视网膜脱落病因综述
视网膜作为眼睛保持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受到了伤害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在生活中能够对视网膜造成伤害的因素还真不少,这令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发生,那么,下面为大家关于视网膜脱落病因为大家介绍一下。
视网膜脱落晚期症状
相关流行病学显示,视网膜脱落最近几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眼科专家介绍说,得了视网膜脱落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所以,想要了解视网膜脱落就必须了解疾病症状。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晚期症状都有哪些?
视网膜脱落的危害有哪些呢
视网膜脱落的危害有哪些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所关心的问题。视网膜脱落是眼科严重急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失明的发生。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的危害有哪些呢?
关于视网膜脱落的问题
目前老年人和常年开车的老司机以及眼部受过外伤的朋友们很容易患视网膜脱落,很多朋友对视网膜脱落并不是很了解和重视,视网膜脱落严重的话还有可能致盲,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视网膜脱落的有关问题。
视网膜脱落很严重吗
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通常需要紧急处理。视网膜脱落的严重程度与脱落范围、是否累及黄斑区以及就诊时机密切相关。视网膜脱落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前闪光感或飞蚊症加重,此时及时就医通过激光或冷冻治疗可有效封闭裂孔,阻止病情进展。...
视网膜脱落要怎么预防
视网膜脱落有不同病因,预防方法也不一样。有一类视网膜脱落因为视网膜上出现裂孔引起,这些裂孔因为年龄造成,高度近视造成,外伤造成,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去检查视网膜上会不会出现裂孔。一旦发现裂孔,把裂孔用激光方法封闭住,那么一般就不会发生视网膜脱落。还有一类视网膜脱落叫做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是因为在视网膜前面有增殖性病变,或者是玻璃体,不断牵拉着视网膜,把这个视网膜从原本位置上扽下来。所以一旦发现这种牵拉,应该尽早把牵拉解除。同时也可以在患一些可能造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全身病时候,积极有效治疗全身病,预防增殖性视网膜并发症产生,这个也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脱落。再一类视网膜脱落是因为渗出性病变造成,跟视网膜底下渗出性浆液或者出血有关。那么一般病变发生,才能够发现网脱,很难进行预防。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7

56120次收听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近视人群的逐渐增加,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色素上皮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分离,它主要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眼前黑影遮挡闪光感并逐渐增大,常见于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老年人以及眼外伤的患者,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大面积脱离,早期小范围脱离时不易察觉,且患者一般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特别是青少年患者,脱离多在视网膜的周边。一般行眼部B超检查可诊断,如果是只有裂空网膜没有完全的脱离,需行三面镜检查才可以诊断,所以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要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年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病变,且发现视网膜脱离之后,及时地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语音时长 01:55

2020-01-07

56292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眼压高怎么办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压高,最好尽早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治疗方法有眼药水、口服药、虹膜等镭射及手术治疗。应当采取以下方式,做手术后有可能会维持在28、29mmHg左右,这时不需要做任何的特殊处理;手术后如果眼压达到超过40mmHg需要用一些降压药物,比如前方穿刺、全身静脉滴注或者局部用眼药水进行降压治疗。正常眼压是10~21mmHg,眼压过高很容易引起神经受压力而造成伤害,就是所谓的青光眼,为远离本病,平时生活中大家要学会保护和爱护自己的眼睛,防止眼睛受伤,不要用眼过度造成疲劳,尤其不要总盯着电脑和电视,看书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平时易吃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玉米,红萝卜,红薯等。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27

56566次收听

02:20
视网膜脱落后眼压有什么变化
视网膜脱落后,会出现眼压低、炎症更重、症状混淆、肿瘤、其他的问题。视网膜脱落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的视网膜脱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转移到视网膜,会出现眼压低的情况。患者裂孔较大,病程较长,眼压会很低,眼压低会使得炎症更重,眼压进一步降低,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视网膜脱落的症状混淆,引起脉络膜脱离混淆成肿瘤或者是混淆成其他的问题。出现视网膜脱离后,患者应尽快治疗。
02:32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多久能恢复
视网膜脱落手术症状很轻,三两天视力就会恢复;症状比较重,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恢复。视网膜脱落手术后视力多久恢复或者恢复多少,主要与患者病情的轻重,手术时机有关系。常规情况下,视网膜脱落症状很轻微简单进行内路,手术后术后三两天视力就会有很大的恢复,多数情况下一周左右随着炎症反应消退,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再过大概一个月又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多数情况下三个月后比较稳定。因为病情轻重不同,做手术时间不同,患者恢复可能更慢,视网膜下水分脱离引起视网膜下积液可能会很长时间,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吸收,视力才能够大范围恢复。
01:57
视网膜脱落危险吗
视网膜脱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造成视网膜脱落的原因跟外伤,近视,年龄,遗传因素等有关。高度近视随着眼球的变大,玻璃体也会发生变化。在挫伤中,撞击运动的瞬间也可使眼球暂时变形。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玻璃体出现一些退行的改变,这些都会出现视网膜脱落。但临床常见是高度近视引起的。
01:49
高度近视会视网膜脱落吗
高度近视的人剧烈运动会发生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常见与近视有关,首先要预防近视发生,如发生高度近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跳水或蹦极,尤其是头部的震动。对于高度近视大于600度以上的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情况,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把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02:29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注意事项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病人要合理膳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按时吃药,及时复查。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分外路和内路两种。视网膜脱落手术后还是需要一些眼睛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眼睛。
高度近视容易视网膜脱落吗
高度近视者由于视网膜比一般人薄,一旦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撞击,很容易出现视网膜破裂,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尤其不要参加剧烈的对抗性运动。高度近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18-06-22

48302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注意什么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分外路和内路两种。视网膜脱落手术后还是需要一些眼睛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眼睛。首先病人要合理膳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按时吃药,及时复查。
语音时长 01:42

2018-06-22

6607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