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脑瘫好治疗吗

27798次浏览

现在小儿是脑瘫的高发人群,脑瘫给很多患者家长带来的伤害也不小,但是脑瘫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这让很多患者家长都担心脑瘫不好治,患者家长只有走出小儿脑瘫的治疗误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让患者家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小儿脑瘫好治疗吗?

一、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正规综合治疗,除重症外,大多数有完全康复可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减轻脑瘫儿的残疾程度,同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提高脑瘫儿日后适应社会活动能力,更早康复。

二、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例如患脑炎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其症状由于治疗会慢慢消失,呈一过性。而脑性瘫痪则不然,可以导致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但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症状可以减轻。所以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是很重要的。

三、脑瘫康复治疗最佳时期为生后19个月。生后13月内诊断为超早期诊断,36月内诊断为早期诊断。脑瘫康复治疗最佳方法是综合康复训练。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儿童,应从生后1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在脑瘫专科门诊定期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五、脑瘫康复治疗最佳方法是综合康复训练。

六、有脑瘫高危因素的儿童,应从生后1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在脑瘫专科门诊定期检查。

请各位家长注意,治疗小儿脑瘫不能只靠医院一个方面,还有靠孩子自己和家长与医院方面的配合工作,医院对孩子的治疗工作做到位,家长的护理工作细致周到,孩子自身的顽强,这三方拧成一根绳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脑瘫孩子会和正常孩子一样茁壮成长。

相关推荐

脑瘫孩子就是智力低下吗
脑瘫的孩子不一定智力低下,脑瘫的孩子大多数主要是表现出来运动的障碍,对智力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很多脑瘫的孩子可能学习都非常好。智力低下和脑瘫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有很大一部分脑瘫的孩子同时伴有智力低下,但是并不是脑瘫导致的智力低下,而是导致脑瘫的病因同时导致了智力低下。所以有的脑瘫的孩子就是以表现在运动的障碍,比如尤其是痉挛性的脑瘫,单纯的一侧肢体肌张力比较高,表现在走路形态异常,这种孩子其实智力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甚至说话、交流、学习都不会有什么障碍甚至有的孩子还挺聪明。所以脑瘫和智力低下,而不是必然发生的,当然不除外有一部分脑瘫的孩子同时智力也相对的比较差,可能脑的损伤就比较严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不太严重,比较轻的脑瘫可以不合并智力的低下。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72135次收听

宝宝不哭不闹是脑瘫吗
宝宝不哭不闹不一定就是脑瘫,有的小孩子天生性格比较温顺,吃过奶就会睡觉,喂养比较容易,这也是有的,不一定就是脑瘫。如果怀疑孩子有脑瘫的现象,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的。脑瘫的小孩主要表现的症状就是喂养比较困难,比如说肌肉僵硬,活动不是特别灵活、走路的时候容易跌倒,这都属于脑瘫的现象。轻度的脑瘫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口服促进脑代谢和脑神经细胞营养的药物,这样可以帮助神经功能快速恢复,重度脑瘫的患者是需要接受物理治疗的,而且治疗周期比较漫长。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64744次收听

拇指内扣一定是脑瘫吗
拇指内扣是脑瘫的症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拇指内扣都一定是脑瘫。胎儿在母体内就是手握拳姿势,对于刚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来讲,拇指内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扣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减少,一般在出生后4个月内会有手持握反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偶尔拇指内扣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经常持续握拳内扣拇指,或者到4~6个月内仍然没有好转,应该引起家长警惕,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脑瘫病人拇指内扣通常表现为拇指,在弯曲时内收,手张开后拇指不能外展。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2483次收听

小儿原发性脑瘫病因
脑瘫的类型也有很多,小儿原发性脑瘫也是其中一种,小儿原发性脑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让患者家属饱受折磨,为了有效的预防小儿原发性脑瘫,必须先明白小儿原发性脑瘫的病因,下面飞华健康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原发性脑瘫病因。
少女痉挛型脑瘫危害
脑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都有着很大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治疗的前提就是对其进行合理的诊断,才能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去进行治疗,像痉挛型脑瘫这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更是如此,痉挛型脑瘫也是脑瘫的一种类型,患痉挛型脑瘫的儿童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少女痉挛型脑瘫危害有哪些呢?
老年人共济失调型脑瘫诊断
老年人共济失调型脑瘫是一种极其不好根治的疾病,当老年朋友患上老年人共济失调型脑瘫后,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还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的进行老年人共济失调型脑瘫诊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老年人共济失调型脑瘫诊断。
中年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脑瘫危害是巨大的,很多中年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无法坐起,往往也是不会站立,甚至已经到了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脑性瘫痪需要早发现和早治疗的。那么中年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是怎样的呢?
脑瘫家庭康复的指导原则
脑瘫患者在家庭中的康复训练需要遵循一些指导原则。保持患儿与家长很好地合作,训练时间要合理,训练形式要多样,避免相互争吵,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孩子与外界接触。
04:04
脑瘫的早期症状
患者脑瘫的早期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智力低下、头围异常、体重不增等容易出现呛咳等情况、身体扭转、头不稳定、斜视或不能主动伸手抓物。具体症状如下:1、肌张力低下。身体发软,自发性运动减少。2、肌张力亢进。身体的发硬。3、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对外周呼叫没有反应。4、头围异常。5、体重不增,哺乳困难,食欲不振,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有部分脑瘫的孩子颜面部的肌肉和舌部的肌肉均出现痉挛,所以不能吸吮,不能吃奶,从而导致咀嚼和吞咽的困难,容易出现呛咳、呛奶、吐口水,还有口腔闭合困难,流口水这些情况。6、出现固定姿势,如角弓反张或蛙位。7、两个月内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笑,如果4个月手一直是握拳,不能张开,或者是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8、身体扭转。9、头不稳定。10、斜视或不能主动伸手抓物。
宝宝脑瘫早期症状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儿童的表现会出现肌张力偏高。例如在仰卧位时,儿童表现为花状。在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肌张力逐渐会出现升高的表现。例如儿童会出现剪刀步,会出现腱反射亢进,拇指内扣等。这都提示儿童出现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
语音时长 01:22

2019-06-06

60175次收听

如何确诊早产儿脑瘫
早产是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导致早产的因素常常有妊高症、高血糖、双胎或者外伤。这些是引起儿童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听力、视力以及肌张力的发展情况。如果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肌张力异常。例如在早期出现了明显的肌张力偏低的表现,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肌张力偏高的表现,并且伴有四肢异常。例如出现剪刀步、角弓反张,这提示儿童存在早产脑瘫的可能性,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也是判断早产儿脑瘫的症状。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哭声弱或多哭,容易受到惊吓也是判断早产儿脑瘫的征兆。
语音时长 01:08

2019-06-06

59179次收听

01:44
面瘫表现
面神经麻痹即常说的面瘫,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面神经麻痹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角歪斜、流口水、鼓腮漏气、眼睛闭不上,非常影响美观。面瘫的原因很多,有些与病毒感染有关系,是感染后的面神经麻痹;也有些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系;还有些是继发性的因素所致,如颅内的占位性病变压迫面神经造成面瘫。不同的原因造成面瘫的症状也不一样,如中枢性面瘫,患者眼睑以上不瘫痪,眼睑以下瘫痪;周围性的面瘫患者是眼睑以上、眼睑以下,全部的表情肌都瘫痪。
01:39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之一,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引起,脑血管病引起的面瘫要给予病因治疗,即治疗脑血管病。周围性面瘫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或由自身免疫异常所致。周围性面瘫主要是给予营养神经治疗,例如可以用维生素B1、B12肌注,让患者面神经的髓鞘得到修复;另外患者可能有面神经水肿,也可以给予一些激素治疗,减轻面神经的水肿;如果与病毒感染有关系,也可以少量、短时间给予抗病毒治疗;此外中医的针灸、理疗也有一定疗效。
01:35
面瘫有后遗症吗
面瘫预后不佳会有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即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之一,有的患者面神经麻痹严重,有的患者面神经麻痹较轻,不同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不同的预后。如果患者面神经麻痹非常完全,而且治疗不及时,甚至延误治疗等,就会导致患者长期遗留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如面纹浅、流口水、眼睛闭合不全等,即遗留后遗症。一般来讲,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最有效的时间是前三个月,如果患者在前三个月还没有完全恢复,就会出现后遗症的表现。当然,此时继续给予营养神经的治疗、康复的治疗等对于恢复还是有一定的疗效。
01:07
脑瘫能治愈吗
脑瘫不能完全治愈。脑瘫是因为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引起的以肢体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症,是一种非进行性中枢神经损害,可伴有智力、听力、视力、语言障碍。主要原因可归纳为8个字:早产、难产、窒息、黄疸。脑瘫是一种残疾,任何治疗只能改善功能,而不能完全治愈。脑瘫患者自确诊之日起就应该系统康复以及治疗,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达到100%的治愈,所以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恢复正常走路姿势步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