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的禁忌症是什么
骨髓穿刺的禁忌症主要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配合检查、妊娠期妇女等。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穿刺。
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时,穿刺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这类患者需先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纠正异常,待指标改善后再评估穿刺必要性。
2、穿刺部位感染
局部皮肤或软组织存在活动性感染时,穿刺可能将病原体带入骨髓腔引发骨髓炎。常见于骶部褥疮、腰部脓肿等情况,需待感染完全控制后再考虑穿刺。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重度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难以保持穿刺所需体位,操作可能诱发急性心肺功能恶化。此类患者建议优先稳定基础疾病,必要时在监护下进行穿刺。
4、无法配合检查
精神障碍、小儿等无法保持固定体位者易发生穿刺针移位,导致组织损伤。可考虑在镇静或全身麻醉下操作,但需权衡麻醉风险。
5、妊娠期妇女
孕早期穿刺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孕晚期体位限制可能影响操作。非紧急情况下建议推迟至分娩后,必须穿刺时需采取左侧卧位并加强监护。
进行骨髓穿刺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评估穿刺部位皮肤状况。操作后需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均衡饮食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