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梗阻可能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1、肠粘连
肠粘连是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或腹腔感染后。粘连的纤维带可能压迫肠管或形成锐角,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粘连松解术。
2、肠扭转
肠扭转指肠襻沿其系膜长轴旋转造成的闭襻性梗阻,常见于乙状结肠和盲肠。扭转可导致肠系膜血管受压,引发肠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不对称腹胀。需急诊手术复位,坏死肠段需切除。
3、肠套叠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指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肠壁淋巴组织增生有关。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则需手术处理。
4、肿瘤压迫
结肠癌、卵巢癌等腹腔肿瘤生长可能压迫或浸润肠管。患者常有慢性腹痛、体重下降史,梗阻症状渐进性加重。需通过CT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肿瘤切除、肠造瘘等。
5、粪石堵塞
长期便秘患者粪便干结可能形成粪石堵塞肠腔,老年人多见。表现为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可通过灌肠、内镜下碎石处理,严重者需手术取石。预防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肠梗阻患者应严格禁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便秘者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