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可通过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合理补液、预防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脱水、感染、药物因素、急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波动过大时需及时就医。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可能诱发高渗性昏迷。常用降糖方案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注射液等,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2、定期监测
每日监测血糖变化,尤其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时需增加检测频率。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近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合并高血压者需同时监测血压,血压过高可能加重脱水风险。建议配备家用血糖仪,出现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时应警惕高渗状态。
3、合理补液
每日保证足够水分摄入,避免因利尿作用导致脱水。高温环境或发热时需增加补液量,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饮水规律,因口渴感减退更易发生脱水。禁止饮用含糖饮料,避免血糖进一步升高。出现呕吐腹泻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4、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破损。出现发热、尿路感染等症状需及时治疗,感染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足部需每日检查,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牙周炎等慢性感染灶需积极控制,避免成为血糖波动的诱因。
5、及时就医
出现意识模糊、严重脱水、持续高血糖等症状需立即送医。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更需警惕,可能快速进展为昏迷。就医时需携带近期血糖记录和用药清单,便于医生判断病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血浆渗透压,防止脑水肿等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应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有助于平稳血糖。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需防止运动后低血糖。家属需学习糖尿病急症识别方法,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就医。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全面控制糖尿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