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怎么判断脱没脱线
痔疮手术后可通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缝线可见度、疼痛变化、出血量及排便状态判断是否脱线。脱线通常发生在术后7-14天,表现为缝线自然脱落或溶解,伴随轻微出血或分泌物减少。
术后初期伤口会有轻微渗血和肿胀,缝线可能清晰可见。随着愈合进程,缝线逐渐被组织吸收或自行脱落,此时创面呈现粉红色肉芽组织,无明显线头残留。若缝线过早脱落,可能出现伤口裂开、出血量突然增加或持续疼痛加剧,需警惕感染风险。正常脱线过程中,排便时偶有少量血丝附着,但无大量鲜血或血块排出。术后10天左右可用无菌棉签轻触创面检查,若未触及线结且无异常渗出,通常表明已脱线完成。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坐浴2-3次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站或剧烈运动。饮食以高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为主,如西蓝花、香蕉等,配合适量饮水软化粪便。若出现发热、肛门坠胀感持续加重或大量鲜红色出血,应及时复查。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辅助恢复,避免自行拉扯缝线或使用刺激性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