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症状是什么怎么办
肠梗阻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肠梗阻早期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加剧。肠系膜血管受压时可能出现剧烈持续性腹痛。治疗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痉挛性疼痛。
2、腹胀
梗阻部位以上肠管积气积液导致腹部膨隆,可见肠型或蠕动波。低位梗阻时腹胀更显著。需进行腹部X线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必要时行胃肠减压管置入。可配合使用二甲硅油片帮助消除肠道积气。
3、呕吐
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初为胃内容物,后含胆汁。低位梗阻呕吐发生晚,可吐出粪样物。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完全性梗阻需禁止经口进食。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但梗阻早期可能排出梗阻以下肠腔残留粪便。需进行直肠指检判断直肠是否空虚,必要时使用甘油灌肠剂辅助排便。麻痹性肠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气。
5、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甚至休克。需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静脉补液。发生肠坏死时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每日进行适量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观察肠管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反复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发生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