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痒流水怎么办
中耳炎痒流水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药物、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外耳道,避免用力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减少分泌物积聚,每日清洁1-2次,清洁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可抑制细菌繁殖。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侧卧患耳朝上,滴入3-5滴后保持体位5分钟,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需完成整个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4、止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耳痛和发热症状。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其它解热镇痛药联用,服药期间多饮水监测肝功能。
5、鼓膜穿刺
对于鼓室积液持续2周以上者,在无菌操作下用穿刺针抽出积液,必要时留置通气管。术后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至通气管脱落,该操作需由耳鼻喉科医师执行。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打喷嚏时张口减轻耳压,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饮食宜清淡,限制奶制品摄入减少黏液分泌,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慢性中耳炎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