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慢性膀胱炎怎么治疗
儿童慢性膀胱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膀胱训练、饮食调整、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不良排尿习惯、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儿童慢性膀胱炎最常见的原因,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伴有发热或腰痛时可能需静脉用药。
2、膀胱训练
排尿习惯不良可能导致膀胱残余尿增多,建议家长帮助儿童建立定时排尿习惯,白天每2-3小时排尿一次,夜间睡前排空膀胱。可采用排尿日记记录排尿次数和尿量,避免憋尿行为。对伴有排尿困难的儿童可进行盆底肌放松训练。
3、饮食调整
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膀胱刺激症状。家长需控制儿童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巧克力、咖啡因等食物的摄入量。增加饮水量至每日1.5-2升,推荐分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竹叶水。合并过敏体质者需排查食物过敏原。
4、物理治疗
对于顽固性膀胱炎,可尝试局部热敷下腹部或会阴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协调性。部分医疗机构提供膀胱灌注治疗,使用透明质酸钠等药物保护膀胱黏膜。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慢性膀胱炎多属湿热下注或脾肾两虚,可选用八正散、知柏地黄丸等方剂。针灸取穴多选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推拿手法以摩腹、按揉膀胱俞为主。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
家长应督促儿童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更换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穿紧身裤。游泳后及时冲洗,减少公共泳池使用频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尿常规,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慢性膀胱炎治疗周期较长,家长需保持耐心,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