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中耳炎应该怎么办

2719次浏览

慢性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鼓膜穿刺术、鼓室成形术、佩戴助听器等方式治疗。慢性中耳炎通常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反复发作、免疫低下、鼓膜穿孔未愈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

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堵塞。可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但禁止深入耳道内部。洗头洗澡时建议用耳塞防止进水,游泳需佩戴专业防水耳塞。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清洁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干燥。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控制局部感染。抗生素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若出现耳部灼痛或瘙痒需立即停用。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真菌感染,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3、鼓膜穿刺术

适用于鼓室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的患者。在耳内镜下穿刺鼓膜抽取积液,同时可注入地塞米松等药物减轻炎症。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少数可能出现暂时性眩晕或耳鸣,多数1-2天内自行缓解。

4、鼓室成形术

针对鼓膜穿孔长期不愈或听骨链损坏的情况。手术通过修补鼓膜、重建听骨链改善听力。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气压变化环境,定期复查防止粘连。人工听骨可能出现排异反应,需监测听力恢复情况。

5、佩戴助听器

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者可考虑助听器补偿。选择耳背式或耳内式助听器需根据耳道情况决定。初次佩戴需逐步适应音量调节,定期清理助听器麦克风防止堵塞。合并耳鸣患者可选择带有掩蔽功能的助听器型号。

慢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及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戒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饮食宜清淡,限制乳制品摄入以减少黏液分泌。游泳或洗浴时严格防水,感冒期间加强鼻腔护理。若出现耳痛加剧、高热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听力及中耳功能,长期未愈者需排查鼻咽部病变。

相关推荐

过敏身上起红疙瘩怎么治疗
过敏身上起红疙瘩可通过远离过敏原、冷敷缓解瘙痒、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方式改善。过敏反应通常由食物、药物、接触物、吸入物、感染等因素引起。
喝绿豆汤能吃鸡蛋吗
喝绿豆汤时可以吃鸡蛋,两者不存在食物相克问题,但需注意食用量及特殊人群的饮食禁忌。
内痔便血的症状是什么
内痔便血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可能伴随肛门瘙痒、异物感或痔核脱出。内痔便血通常由痔静脉丛曲张、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肾素高多少就危险了
肾素活性超过15ng/mL/h时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压或肾脏疾病风险,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肾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病等因素有关。
湿疹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非感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亚急性期通常是急性期缓解或过渡到慢性期的过程。慢性和亚急性湿疹有明显的特征。湿疹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一,皮肤瘙痒: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注意力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