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妇科病灸哪里
艾灸治疗妇科病常选取关元穴、三阴交穴、子宫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需根据具体病症辨证选穴。
1、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属任脉要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病症。艾灸该穴可温补下焦,改善宫寒引起的经期腹痛。操作时采用温和灸法,距离皮肤3-5厘米悬灸10-15分钟,皮肤微红为度。阴虚火旺者慎用。
2、三阴交
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针对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艾灸能调节内分泌,缓解潮热盗汗症状。建议采用雀啄灸法,每穴灸5-7壮,注意防止烫伤。孕妇禁用该穴位。
3、子宫穴
脐下四寸旁开三寸处,为经外奇穴。主治不孕症、盆腔炎等疾病。艾灸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慢性炎症。操作时配合回旋灸手法,每日1次连续7天为疗程。急性炎症发作期不宜施灸。
4、气海穴
脐下1.5寸处,属任脉原穴。适用于气血虚弱型月经过少、闭经患者。艾灸能培元固本,增强子宫机能。采用隔姜灸法效果更佳,每次灸3-5壮。施灸后注意保暖避风。
5、足三里
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为强壮要穴。辅助治疗带下病、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证。艾灸可升阳举陷,每次灸7-9壮。配合艾条温和灸关元穴效果更显著。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施灸。
艾灸治疗期间需保持穴位局部清洁干燥,施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经期量多时应暂停艾灸。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忌食生冷辛辣食物。若出现灸疮化脓、持续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治疗盆腔炎等疾病时,建议联合中药熏蒸疗法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