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如何排除心脏病
新生儿心脏病筛查主要通过出生后72小时内的体格检查、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查完成。若存在异常,需进一步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或心脏CT/MRI确诊。
体格检查是新生儿心脏病筛查的第一步,医生会通过听诊器检查心脏杂音,观察皮肤颜色、呼吸频率等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可发现血氧异常,正常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应超过95%,若四肢血氧差异明显或低于90%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对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常见先心病有较高诊断价值。
若初步筛查异常,需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心律是否规则,是否存在传导阻滞等问题。胸部X线可评估心脏大小和肺血管纹理,心脏CT或MRI则能三维重建心脏解剖结构,对复杂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具有确诊意义。部分病例需结合心导管检查测量心腔内压力。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喂养情况,若出现吃奶费力、呼吸急促、口唇青紫、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维持环境温度在24-26℃为宜。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按需哺乳但单次喂奶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复查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