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疹出来怎么护理
婴儿急疹一般是指幼儿急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调节室温、补充水分、避免抓挠、观察体温等方式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幼儿急疹出疹期间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皮疹部位可蘸干水分后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但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每日更换消毒。
2、调节室温
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防止汗液刺激皮疹。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减少盖被厚度,防止过热加重瘙痒。
3、补充水分
发热期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液浓度。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需警惕脱水。
4、避免抓挠
修剪婴儿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皮疹瘙痒时可轻拍皮肤替代抓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避免穿着粗糙衣物摩擦疹区,洗澡后及时涂抹无香型润肤霜。
5、观察体温
每4小时测量一次腋温,若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发热期间禁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退热后若出现嗜睡、拒食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护理期间应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苹果泥等辅食,避免添加新食材。皮疹消退后仍须观察1-2周,注意有无咳嗽、腹泻等继发症状。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家长无须过度焦虑,但若出现高热惊厥、持续呕吐等严重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