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应该怎么办
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暴力冲击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骨折后需立即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可使用夹板、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关节。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防止固定过紧导致缺血。若出现皮肤苍白、麻木等症状需及时调整固定装置。
2、药物治疗
骨折后可遵医嘱使用镇痛消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为促进骨愈合可使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补充钙质。若为开放性骨折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明显、关节内骨折等复杂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固定材料。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需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遵医嘱进行踝泵运动。手术时机一般为伤后1-2周肿胀消退后进行。
4、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去除外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增加抗阻训练恢复肌力。康复过程中需避免暴力活动,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5、营养支持
骨折愈合需要充足营养支持,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适量增加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食用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限制咖啡、浓茶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戒烟酒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后需保持患肢体位,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需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饮食上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骨折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