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半年后疼痛怎么办
骨折半年后疼痛可通过热敷理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骨折后长期疼痛可能与愈合不良、慢性炎症、神经损伤、关节僵硬、内固定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热敷理疗
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慢性炎症。使用40-45℃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日敷患处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对于陈旧性骨折伴软组织粘连,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仪改善组织代谢。热敷后建议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帮助松解粘连。
2、功能锻炼
渐进式康复训练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训练;中期加入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后期可进行负重训练。锻炼强度以不诱发剧烈疼痛为度,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训练方案。
3、药物治疗
慢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等抗骨松治疗。中药可选活血化瘀类如伤科接骨片,但须避免与西药混用。所有药物均需排除禁忌证后规范使用。
4、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可促进骨不连区域的微循环重建,适用于愈合延迟的病例。超声波能软化瘢痕组织,缓解软组织粘连。电磁场治疗对促进骨痂形成有辅助作用。一般需10-15次为一个疗程,每周2-3次。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愈合情况。
5、手术干预
对于内固定物松动、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等器质性病变,可能需手术修正。包括取出内固定物、植骨术、截骨矫形术等。术后需配合阶段性康复计划,通常需要3-6个月功能恢复期。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生活质量需求。
骨折后长期疼痛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800-1000mg钙质和400-800IU维生素D,适量补充蛋白质。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愈合的不良习惯。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肿胀时应及时复查,排除感染或血栓风险。康复期间建议每3个月进行骨密度和影像学随访,根据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