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病变指什么
胃癌术后病变通常指胃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吻合口狭窄或瘘等病理改变。
胃癌术后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肿瘤复发多因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或存在隐匿性微转移灶导致,常见于术后1-3年内,表现为上腹疼痛、进食梗阻感、体重进行性下降。淋巴结转移常见于区域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可通过CT检查发现肿大淋巴结。腹膜种植转移多由肿瘤细胞脱落引起,可能伴随腹水、肠梗阻等症状。吻合口狭窄通常因瘢痕挛缩或局部炎症所致,表现为进食后呕吐、胸骨后堵塞感。吻合口瘘则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与局部血供不良或技术因素相关,可能引发发热、腹痛等感染征象。
术后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病变的关键手段。胃镜检查能直观观察吻合口及残胃黏膜情况,超声内镜有助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CT或PET-CT检查对检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较高价值。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的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复发风险。对于局部复发患者,评估手术可行性后可考虑二次手术。远处转移患者则需根据情况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方案。吻合口狭窄可通过内镜下扩张改善,严重瘘道形成时可能需要营养支持联合外科干预。
胃癌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随访,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5年内每年至少一次全面评估。日常需注意少食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持续腹痛或进食困难时应及时就诊。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完成后续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