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慢性鼻窦炎
宝宝慢性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或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鼻腔冲洗、抗生素治疗、抗过敏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和腺样体切除术。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家长可选择婴幼儿专用洗鼻器,每日1-2次轻柔冲洗。冲洗时注意保持宝宝头位前倾,避免呛咳。该方法对轻度鼻窦炎效果较好,能缓解鼻黏膜水肿。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鼻窦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疗程通常需2-4周,家长须全程按剂量给药,不可擅自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抗过敏药物
过敏性因素导致的鼻窦炎可配合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孟鲁司特钠颗粒。这些药物能减轻鼻黏膜变态反应,改善打喷嚏和清水样涕症状。建议在过敏季节前开始预防性用药,夜间服用效果更佳。
4、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能有效控制鼻腔炎症。家长需掌握正确喷鼻手法,避开鼻中隔直喷患处。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长期应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5、腺样体切除术
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术。该手术通过口腔入路切除阻塞后鼻孔的增生组织,全麻下操作时间约20分钟。术后需预防出血和感染,多数患儿鼻塞症状能显著改善。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床单被罩减少尘螨。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如猕猴桃、南瓜等。避免接触冷空气和二手烟,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若症状持续超过12周或出现发热、面部肿胀,应立即复查鼻窦CT。家长应记录宝宝症状变化,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