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呕吐怎么治疗
儿童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止吐、药物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儿童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食物过敏、肠梗阻、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后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期间可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面条、馒头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油腻、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
2、补充水分
每次呕吐后补充5-15毫升口服补液盐,使用标准配方的葡萄糖电解质溶液。24小时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分8-10次喂服。观察尿量应保持每4-6小时排尿一次,出现尿少或无尿需立即就医。
3、物理止吐
保持儿童上半身抬高30度侧卧位,呕吐后清洁口腔。使用温毛巾擦拭面部,可配合轻柔按摩合谷穴或内关穴。保持环境安静通风,避免剧烈晃动或颠簸,减少视觉刺激如手机屏幕等。
4、药物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病毒性呕吐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严重呕吐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但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5、就医处理
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血或胆汁、持续腹痛、精神萎靡、前囟膨隆等症状需急诊。疑似肠梗阻需进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脑炎患儿需做腰椎穿刺。住院治疗包括静脉补液、鼻胃管减压及病因治疗等。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修剪指甲。呕吐期间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呕吐后用温水漱口。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如反复呕吐超过24小时或伴有脱水表现,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