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拉粑粑有黏液是怎么回事

3675次浏览

宝宝排便出现黏液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或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若伴随发热、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饮食不当

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摄入过量高糖食物或突然转换奶粉品牌可能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表现为大便松散带少量透明黏液,无其他异常。建议家长逐步引入新辅食,避免生冷食物,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2、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肠炎,导致黏液便伴随腹泻、发热。大便多呈蛋花汤样伴黏液,严重时出现脱水。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婴儿,肠道免疫反应会使大便含黏液及血丝,可能伴随湿疹。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忌口乳制品。

4、乳糖不耐受

继发于肠炎后的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大便呈泡沫状黏液便伴酸臭味。可临时改用无乳糖奶粉,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待肠黏膜修复后逐渐恢复常规喂养。

5、肠套叠

6-36个月婴幼儿突发果酱样黏液血便伴阵发性哭闹、呕吐时需警惕。该急症需立即就医,通过空气灌肠或手术治疗。早期干预可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大便性状、次数及伴随症状,喂养时注意奶具消毒,避免腹部受凉。出现黏液便持续2天未改善,或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时,须携带新鲜大便样本就诊儿科消化门诊,必要时进行便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母乳喂养者建议持续喂养至6月龄以上。

相关推荐

牙痛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的吗
牙痛时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选择清淡、软烂、温凉的食物,主要有避免过硬食物、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避免高糖食物、选择高蛋白食物、补充维生素C等。
银屑病如何有效进行饮食
银屑病患者可通过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D、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水分充足等方式调节饮食。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饮食调整有助于缓解症状。
孩子经常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
孩子经常口腔溃疡可能与遗传因素、维生素缺乏、局部创伤、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伴有疼痛感,影响进食和说话。
百日咳恢复期的症状有哪些
百日咳恢复期症状主要有阵发性咳嗽减轻、呕吐减少、呼吸平稳、食欲恢复、体力逐渐增强等表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恢复期通常持续2-6周。
痤疮应该如何预防
易发生痤疮者一般皮肤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的汗液和皮脂增多,加上皮肤角蛋白和细胞的膨胀,使得毛囊皮脂腺开口狭孝毛孔完全或不完全处于闭塞状态,以致痤疮症状加重。预防痤疮应该做好:1、注意患处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咖啡、可可、巧克力、海鲜、坚果、奶酪等,多食用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2、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女青年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