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孕妈妈感染戊肝有什么危害

发布时间:2018-05-2363977次浏览

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一样,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我国的甲型肝炎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也与甲型肝炎相似,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但是,戊型肝炎容易感染孕妇。在印度,患急性肝炎的孕妇中约有80%为戊型肝炎感染。那么,怀孕期间感染了戊型肝炎有什么危害呢?

孕期戊型肝炎对母亲有哪些危害?

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比甲型肝炎严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较深,病程较长。轻症戊型肝炎是自限性的,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完全恢复,一般不会转为慢性感染。但是,重症戊型肝炎常严重危害孕妇的健康。由于妊娠晚期肝脏负担增大,孕晚期戊型肝炎往往更容易加重,导致重症肝炎。

有报告显示,妊娠早、中、晚期戊型肝炎病死率分别达到1.5%、8.5%和21%。妊娠戊型肝炎重症病例高达25%~30%。产妇往往在分娩或流产后病情立即恶化,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性脑病,产后出血也较多。因此,孕期一旦发现戊型肝炎应积极治疗,以免疾病加重。

戊型肝炎能母婴传播吗?

怀孕期间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有关戊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报道很少。目前尚无戊型肝炎母婴传播的诊断标准,有些研究根据婴儿脐带血或静脉血清抗HEV-IgG或抗HEV-IgM抗体诊断,有些则检测新生儿脐带血或静脉血中的HEV RNA。由于诊断标准不同,不同的研究中戊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差异很大。

戊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与乙型肝炎不同。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不会引起胎儿流产、死亡或患病,新生儿出生后大多肝功能正常,但其主要危害是使感染慢性化,新生儿感染后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而孕期戊型肝炎导致的胎儿感染,发生在孕早期,常导致流产;发生在孕中-晚期,常导致死胎或早产;发生在分娩时,可导致婴儿肝炎综合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生后死亡。但感染戊型肝炎的新生儿存活后一般不会像乙型肝炎那样长期携带病毒,发展为慢性感染。

戊型肝炎是可以预防的。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戊型肝炎基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已经研制出戊型肝炎疫苗,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在戊型肝炎流行的地区或流行期间,育龄妇女也可以通过接种戊型肝炎疫苗预防妊娠期戊型肝炎。

相关推荐

戊型肝炎同房能传染吗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就是通过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源,接触到这些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吃进消化道里,病毒进入到人体的。从这个传播机制上来看,戊型肝炎同房不会造成传染。但是戊型肝炎是急性的病毒性肝炎,在急性期,病人会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并且伴有肝功生化明显的异常,转氨酶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很多病人都会出现黄疸,这个时候有一个明显的肝功损伤。如果在这个时候同房,体力消耗很大,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虽然不能造成直接的传染,但是也不建议在这个时候同房。
语音时长 01:05

2021-07-09

69946次收听

戊肝一般多久可以自愈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急性的,一般没有慢性的,但是虽然它是急性的,也要通过卧床休息,积极合理的治疗才能尽快恢复。如果不治疗想达到自愈的可能性,就恢复得非常慢,除非很轻的急性戊型肝炎。否则我们建议只要诊断了是急性戊型肝炎,还是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进行正规的治疗和复查,不要依靠着病情可以自愈。它不像一般的感冒、发烧、流感,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自愈,最好还是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7-09

79622次收听

01:43
戊肝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戊型肝炎是其中的一种,是由于戊肝病毒感染人体,造成急性的肝功损伤,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黄疸。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水源,人体接触了以后,病毒进入消化道,造成了戊肝病毒的感染,基本上是呈现一个急性肝损伤的过程。经过正规的治疗,大概一、两个月以后就能够痊愈。对于戊型肝炎的预防,要做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对急性的戊肝病人,要做好隔离和治疗。
01:53
戊肝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戊肝的诊断,第一、要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史。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所以病人在发病前常常有不洁饮食史。经常在外就餐,在一些比较简陋的,卫生条件比较差的摊点就餐,有感染的这种可能性。第二、病人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结合病人的消化道症状来进行诊断和判断。病人发病以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肝区不适、低热等消化道症状。第三、结合病人的生化检查,戊型肝炎发病以后转氨酶会明显的升高,伴有黄疸。第四、结合病原学的检测。主要是查戊肝抗体,戊肝抗体阳性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01:56
戊肝IgG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戊肝病毒感染以后,像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分为IgG型和IgM型。一般的感染早期,以IgM抗体为主,恢复期IgG抗体逐渐升高。IgG抗体和IgM抗体,一般用来区分急性期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恢复期的感染。但是戊肝抗体的IgG型的抗体,也产生的比较早。所以戊型肝炎的抗体,不管是IgM阳性,还是IgG阳性,都可以视为是新近感染的一个指标。所以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还有肝功生化,再结合IgG抗体也好,IgM抗体也好,这样就能够确诊病人是一个戊型肝炎感染。
01:47
戊肝一般多久能自愈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一般是急性的,没有慢性的。但虽然是急性的,也要通过卧床休息,积极合理的治疗才能尽快恢复。不治疗想达到自愈的可能性,会恢复得非常慢,除非很轻的急性戊型肝炎。否则建议只要诊断是急性戊型肝炎,应该及时到医院隔离治疗,不要依靠着病情可以自愈。因为这不像一般的感冒、发烧、流感,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自愈,最好进行治疗。
01:39
戊肝是什么病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戊型肝炎是由戊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个急性肝损伤。病人在发病初期可以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还有可能有发烧、腹泻等等。同时病人肝功转氨酶常常能够达到1000U/L以上,同时伴有黄疸。经过治疗,一般两个月能够恢复。因此戊型肝炎是一个由戊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的肝损伤,它也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如果确诊了戊肝以后,一定要及时地进行隔离和正规的治疗。
戊肝抗体Igm阳性是什么意思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临床特点与甲型肝炎类似,经粪口途径传播。戊肝抗体IgM阳性,是急性戊型肝炎感染的标志。戊肝抗体分IgG和IgM,IgM是早期诊断,也就是急性期感染的标志。一般在急性期阳性率几乎100%,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一般八个月以后会全部转阴。IgM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是急性感染的诊断标志。该抗体的产生是因为机体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IgG抗体是后期出现一般可持续数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如果戊肝抗体IgM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测肝功能和观察、询问患者是否具有消化道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没有明确的症状,仅是抗体阳性,很多是隐性感染。
语音时长 01:22

2021-06-07

70513次收听

戊肝症状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戊肝,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传播,也就是消化道传播,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戊肝患者一般急性发作,根据有无黄疸分为无黄疸型戊肝与黄疸型戊肝。在戊型肝炎高流行区,常见的表现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可出现发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同时伴随皮肤黄染、眼黄、尿黄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无黄疸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相对较轻,可无明显临床不适,同时在戊型肝炎流行区无症状或者隐性HEV感染也较常见。戊型肝炎的感染可能发生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此时会引起慢加急性肝功能失代偿,,预后则较差。妊娠是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且病死率高。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1

62714次收听

戊型肝炎传染吗
戊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戊肝,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目前戊型肝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饮用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用HEV污染食物导致感染;(2)血液传播:通过使用被感染的血制品而感染;(3)母婴传播。妊娠末期感染HEV孕妇产下婴儿血清中检测到HEV感染证据,包括HEVRNA或者抗HEV-IgM抗体的产生。各种传播途径中,通过污染水源传播是最常见传播途径,随各地区环境卫生改善,近年来水源性传播报道极少见,以散发性戊型肝炎多见。,对于戊肝预防首先做到餐饮卫生。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1

65059次收听

戊肝是怎么回事
戊肝就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支,患者需要住院正规保肝治疗,它是可以传播的疾病,为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应该注意与身边人的相处,避免传染。对于患者来说戊肝的治疗,并没有特殊疗效药物,主要是运用通过综合治疗的方法。因此,在日常需要积极预防戊肝,一旦出现病毒性肝炎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就诊。
戊肝一般多久能自愈
戊肝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来恢复,有一些患者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患病以后不要依靠自愈,需要去医院检查,以免病情会更加的严重。有些患者的体质比较差,恢复能力不足,需要的时间也会延长。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做治疗,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案。
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戊肝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感染人体可引起急性病毒肝炎,通常为急性自限性疾病,少数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成人戊肝病死率高于甲肝。在老年患者、孕妇等感染戊肝,容易出现严重病例,甚至肝功能衰竭。
戊肝的危害及流行状况
戊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甲型肝炎一样,主要是“病从口入”。戊型肝炎病人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3周内,大便中都可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吃了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用了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餐具就有可能患戊型肝炎。
你知道什么是戊肝吗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春季流行,四季散发。潜伏期大约3~8周,平均40天。戊型肝炎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孕妇和老年人为戊型肝炎的高危人群。我国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多在35~82岁,平均年龄为47岁,戊型肝炎死亡患者平均年龄达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