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应该重新审视阑尾粘液腺癌
阑尾粘液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外科医生应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重新评估诊疗策略。该疾病可能因粘液分泌导致腹膜假性粘液瘤,需通过病理检查、腹部CT或MRI明确诊断,治疗方式主要有根治性手术切除、腹腔热灌注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
阑尾粘液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与常见阑尾腺癌存在差异,其生长缓慢但易发生腹膜播散。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或无症状,易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进展期可出现肠梗阻、腹部包块及腹水。影像学上需注意特征性的粘液湖形成,病理诊断需区分低级别与高级别病变,后者预后较差。手术范围需根据肿瘤分期调整,对局限性疾病建议右半结肠切除,广泛腹膜转移者需联合细胞减灭术。
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和腹部影像,重点关注腹膜复发。对于不可切除病例,可考虑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的全身化疗方案,或针对RAS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多学科协作模式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方案,病理科、影像科和肿瘤科的共同参与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临床研究显示,完整肿瘤减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患者术后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腹压增高,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全腹增强CT复查。出现腹胀、食欲下降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遗传咨询对家族性病例具有重要价值。医疗团队需关注患者营养状态和心理疏导,提高长期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