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儿童骨折
儿童骨折可通过局部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五大典型表现判断,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畸形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明显成角、缩短或旋转等异常形态,如肘关节骨折时前臂与上臂轴线异常。家长需注意观察肢体自然轮廓的改变,避免强行复位。
2、异常活动
非关节部位出现反常运动是骨折特异性表现,例如小腿中段非关节处发生屈曲。家长发现后应立即用硬板固定患肢,防止二次损伤。
3、骨擦音
移动患肢时可能听到断端摩擦的咔嗒声,但禁止刻意测试。该体征多伴随剧烈疼痛,需保持患肢制动并冰敷缓解症状。
4、疼痛肿胀
骨折后局部迅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与肿胀,皮肤可能发红发热。可临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镇痛,但需警惕开放性骨折伴出血情况。
5、功能障碍
患儿拒绝活动伤肢或无法完成日常动作,如桡骨远端骨折时出现"银叉样"畸形导致手腕下垂。建议使用三角巾临时悬吊保护。
儿童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使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避免热敷或按摩。饮食上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促进愈合,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警惕生长板损伤导致的发育畸形。若发现肢体麻木、苍白等血运异常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