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增生是什么
疤痕增生是指皮肤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形成的异常隆起性疤痕,医学上称为增生性疤痕或瘢痕疙瘩。
1、形成机制
疤痕增生主要由于真皮层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过量胶原蛋白,同时伴随胶原降解减少。这一过程受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调控,导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形成病理性疤痕。
2、诱发因素
创伤感染、伤口张力过大、异物刺激等会显著增加发生概率。特定部位如胸骨前区、肩背部更易发生,与局部皮肤张力较高有关。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表现为家族性瘢痕体质。
3、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红色隆起斑块,质地坚硬,常伴瘙痒疼痛。随时间进展可能扩大超出原伤口范围,颜色逐渐变暗。关节部位疤痕可导致活动受限。
4、鉴别诊断
需与瘢痕疙瘩相区分,后者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皮肤纤维瘤、肥大性疤痕等也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特殊类型如烧伤后挛缩疤痕需评估功能影响。
5、干预时机
伤口愈合后3-6个月是干预关键期,早期使用硅酮制剂压迫治疗可降低增生概率。已形成疤痕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日常护理需避免搔抓刺激疤痕,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防止色素沉着。可配合维生素E按摩促进软化,但需注意按摩力度不宜过大。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限制辛辣食物减少瘙痒发作。若疤痕出现破溃、感染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