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水肿怎么治疗
糖尿病脚水肿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伤口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糖尿病脚水肿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感染、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感觉减退。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低糖饮食和规律运动,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性水肿可选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代谢,伴有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若存在静脉回流障碍,可短期服用地奥司明片促进淋巴回流。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
每日抬高下肢20-30分钟有助于减轻水肿,配合从足部向心性按摩可促进淋巴回流。使用间歇气压治疗仪或医用弹力袜时,需注意观察皮肤状况,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缺血。水温不超过37℃的温水浸泡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伤口护理
合并足部溃疡时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外敷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避免使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修剪趾甲时防止损伤甲沟。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和宽松软底鞋,减少足部摩擦和压力。
5、手术治疗
严重血管闭塞需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或血管成形术,顽固性溃疡可能需清创植皮。深部感染引发脓肿时需切开引流,合并骨髓炎者可能需部分截趾。术后需加强血糖监测和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或肿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久站久坐。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