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新生儿清理鼻屎
新生儿清理鼻屎可采用棉签蘸水、吸鼻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法。鼻腔分泌物堆积可能因空气干燥、感冒或过敏等因素引起,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1、棉签蘸水
将无菌棉签蘸取少量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旋转进入新生儿鼻孔外缘,单向滚动粘出鼻屎。注意棉签不可深入鼻腔,避免触碰鼻中隔。此方法适用于附着较浅的干燥鼻痂,操作前需固定婴儿头部防止扭动。
2、吸鼻器使用
选择球形吸鼻器时先挤压球部排出空气,将软质吸头置于鼻孔边缘后缓慢松开,利用负压吸出粘稠分泌物。使用后需立即用温水清洗吸鼻器,防止细菌滋生。电动吸鼻器需调节至最低档位,适用于较多液态鼻涕的情况。
3、生理盐水滴鼻
将0.9%氯化钠溶液滴入鼻腔1-2滴,等待1分钟软化鼻痂后,用棉签或吸鼻器清理。生理盐水可增加鼻腔湿度,溶解干痂并刺激喷嚏反射排出分泌物。注意保持室温25℃左右,避免溶液温度过低引发不适。
4、蒸汽湿润
浴室放热水产生蒸汽后,抱婴儿在充满蒸汽环境停留5分钟,通过湿润空气软化鼻屎自然脱落。也可用温热湿毛巾敷于鼻梁处,但需避开鼻孔防止窒息风险。该方法适合因干燥导致的鼻塞,可配合其他清理方式使用。
5、体位引流
哺乳后30分钟将新生儿竖抱拍嗝,利用重力作用使鼻腔分泌物向咽部流动。此方法对稀薄鼻涕有效,需观察是否出现呛咳。若鼻屎位置较深或伴随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鼻腔畸形等病理因素。
日常需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哺乳后清洁口鼻周围奶渍。避免使用牙签、发卡等尖锐物掏挖,如发现鼻屎带血丝、黄绿色脓液或伴有发热,可能提示鼻炎或呼吸道感染,应到儿科就诊。定期用婴儿专用润肤油涂抹鼻孔周围可减少分泌物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