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梅毒可能引起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骨关节梅毒、眼梅毒、皮肤黏膜梅毒等并发症。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累及全身多系统。
1、心血管梅毒
心血管梅毒通常发生在感染后10-30年,主要累及升主动脉。梅毒螺旋体侵袭主动脉壁可能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瘤。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主动脉破裂。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2、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可发生在梅毒任何阶段,表现为脑膜炎、脊髓痨或麻痹性痴呆。早期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晚期可导致共济失调、痴呆等不可逆神经损害。脑脊液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
3、骨关节梅毒
骨关节梅毒多见于二期或三期梅毒,表现为骨膜炎、关节炎或骨髓炎。常见受累部位包括胫骨、颅骨和长骨,夜间骨痛是典型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膜增生或骨质破坏,需与结核性骨病鉴别。
4、眼梅毒
眼梅毒可导致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或葡萄膜炎。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畏光等症状。眼部表现可能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眼病。全面血清学检查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5、皮肤黏膜梅毒
皮肤黏膜梅毒表现为梅毒疹、黏膜斑或树胶样肿。二期梅毒疹可泛发全身,呈铜红色斑丘疹;三期梅毒可出现破坏性皮肤溃疡。皮损处暗视野检查可能发现梅毒螺旋体。
预防梅毒并发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确诊梅毒后应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监测治疗效果。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可降低感染风险。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神经系统症状或心血管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梅毒可能。青霉素类药物是治疗梅毒的首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注意休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