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检查前需要注意空腹时间、药物调整、饮食控制、情绪管理和携带应急物品。糖尿病检查通常涉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查前准备充分有助于提高结果准确性。
1、空腹时间
部分检查项目如空腹血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等需要至少8小时禁食,但禁水通常不受限制。检查前一晚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空腹期间禁止吸烟或咀嚼口香糖,以免刺激胃肠影响结果。若检查安排在上午,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晨间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使用时间。
2、药物调整
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可能干扰检查结果,需提前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暂停。磺脲类药物可能需停用24小时,二甲双胍可能需停用48小时,但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若检查涉及造影剂,服用二甲双胍者需特别告知医生,因造影剂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引发乳酸性酸中毒。
3、饮食控制
检查前3天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刻意节食或暴饮暴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建议维持在150-200克。禁止检查前夜饮酒,酒精可能造成血糖波动。合并高血压者需继续低盐饮食,肾功能检查前需避免高蛋白饮食。
4、情绪管理
紧张焦虑可能通过激素分泌影响血糖水平,检查前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清晨检查时可携带无糖饼干以备低血糖时应急,但需在采血完成后食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需保持心态平稳,避免应激性血糖升高。
5、携带应急物品
需准备血糖仪、糖块、糖尿病识别卡及近期用药记录,长途就医者应携带胰岛素冷藏包。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者需告知医护人员设备位置。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建议有人陪同,防止散瞳检查后视力模糊发生意外。
糖尿病患者检查后应及时进食并恢复常规用药,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每年进行眼底和肾功能筛查。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搭配适量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严格控制添加糖摄入。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波动。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