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需要注意什么
荨麻疹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规范用药、皮肤护理、饮食调整及情绪管理。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风团伴瘙痒,可能由食物、药物、感染等多种因素诱发。
1、避免诱发因素
荨麻疹发作常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吸入性物质,海鲜、坚果等食物,或青霉素等药物。患者应记录发作前后的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寒冷性荨麻疹需避免冷刺激,胆碱能性荨麻疹应减少剧烈运动。
2、规范用药
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慢性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严重者需配合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或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含激素药膏。
3、皮肤护理
发作期避免搔抓,洗澡水温不超过40℃,选用无香料沐浴露。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可冷敷患处缓解瘙痒,禁用热水烫洗。合并血管性水肿时需警惕喉头水肿风险。
4、饮食调整
急性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已知过敏食物,如鱼虾、芒果等。慢性患者可尝试低组胺饮食,减少发酵食品、腌制食品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剂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
5、情绪管理
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荨麻疹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可疑诱因及用药效果,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除尘。运动后出现症状者应调整运动强度,可选择游泳等低刺激项目。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多数患者通过系统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但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