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子宫息肉切除术是一种通过宫腔镜技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微创手术方式。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慢性炎症刺激、局部血管异常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不孕等症状。手术过程需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阴道置入宫腔镜器械,定位并切除息肉组织,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息肉性质。
1、手术适应症
宫腔镜子宫息肉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引起明显症状的息肉、绝经后出血的息肉以及影响生育的息肉。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可先观察,若持续存在或增大再考虑手术。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评估息肉大小位置,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2、术前准备
术前3天禁止性生活,手术需避开月经期。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检查。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必要时进行宫颈软化准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指标稳定,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停药。
3、手术过程
手术在静脉麻醉或腰麻下进行,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宫腔镜电切环或冷刀切除息肉基底部,较大息肉可分块取出。术中同步进行宫腔形态评估,处理合并的宫腔粘连等问题。手术时间通常30-60分钟,出血量一般少于50毫升。
4、术后恢复
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和少量阴道出血,通常3-5天缓解。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服用短效避孕药促进内膜修复。术后1个月禁止盆浴、游泳和性生活,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复发情况。
5、复发预防
术后可考虑使用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内膜生长。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合并子宫内膜炎者需规范抗炎治疗。有生育需求者建议术后3-6个月尽早试孕,复发高风险患者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创面愈合。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棉质内裤。术后1个月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若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时复诊。术后半年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宫腔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