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肿胀怎么办
骨折术后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消肿、压力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肿胀通常由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淋巴回流受阻、静脉淤血、肌肉萎缩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术后24-48小时内将患肢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可用枕头或支架支撑,保持踝关节高于膝关节,膝关节高于髋关节。每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夜间睡眠时继续抬高,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术后3天内采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次,间隔1小时重复,血管收缩可减轻炎性渗出。3天后改用40℃左右热毛巾敷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温度刺激。冷热交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药物消肿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七叶皂苷钠片减轻组织水肿,迈之灵片增加静脉张力。外用药可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肿胀处,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镇痛消炎。口服中药如活血止痛胶囊需避开经期使用。所有药物均需排除过敏史。
4、压力治疗
拆线后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或弹性绷带,从远端向近端缠绕,压力维持在20-30mmHg。每日佩戴8-10小时,夜间去除。注意观察肢体末端颜色和感觉,出现麻木需立即松解。合并深静脉血栓者禁用。
5、康复训练
术后1周开始踝泵运动,每分钟15次,每天200次以上。2周后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次保持10秒。4周后使用CPM机辅助关节活动,角度从30°逐步增加。所有训练以不加重肿胀为原则,配合物理治疗师指导。
术后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摄入,每日不少于1.5g/kg体重,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减少水钠潴留。多食用含钾丰富的香蕉、菠菜等平衡电解质。戒烟戒酒以避免血管痉挛。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肿胀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皮肤发亮、搏动性疼痛需立即就医。保持敷料干燥清洁,翻身时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和过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