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什么病严重吗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儿童疾病,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痊愈,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硬性水肿。疾病早期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90%以上患儿可完全康复。若未在发病10天内接受规范治疗,约25%患儿可能发生冠状动脉瘤,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需长期随访心脏超声检查。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关节疼痛、腹泻或胆囊水肿等非特异性症状。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炎症反应。这类患儿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另有约3%的患儿对初始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反应,需加用糖皮质激素或英夫利昔单抗等二线药物。早产儿或1岁以下婴儿发病时症状常不典型,更容易误诊延误治疗。
确诊川崎病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并补充足够水分,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冠状动脉撕裂。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分次少量进食。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冠状动脉异常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调整接种计划。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